首页--天文学、地球科学论文--矿床学论文--矿床分类论文--燃料矿床论文--石油、天然气论文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场及石油地质意义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11页
1 引言第11-14页
2 自然电位油气勘探现状第14-21页
   ·自然电位探测油气机理第14-18页
     ·烃类运移的近地表显示第14-15页
     ·烃类迁移机制第15-17页
     ·油气藏上方的自然电场第17-18页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位探测油气现状第18页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位勘探存在的问题第18-19页
   ·研究方法及思路第19-21页
3 鄂尔多斯盆地地质概况第21-36页
   ·区域地质背景第21-28页
     ·区域地质构造第21-23页
     ·地层第23-28页
   ·油气资源第28-36页
     ·盆地沉积特征及生储盖条件第28-32页
     ·油气藏类型第32-33页
     ·油气藏特点第33-36页
4 叠加自然电位仪器研制第36-42页
   ·常规自然电位法第36-38页
     ·常规自然电位仪器第36-37页
     ·观测方法第37-38页
     ·资料处理第38页
   ·叠加自然电位法第38-42页
     ·仪器设备第39-40页
     ·观测方法第40-42页
5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位影响因素及校正方法第42-60页
   ·不极化电极极差及接地电位影响第42-47页
     ·固体不极化电极在水中的极差变化情况第43-44页
     ·固体不极化电极在黄土中的极差变化情况第44-46页
     ·极差及接触电位的校正问题第46-47页
   ·不同景观的影响第47-51页
     ·地下电场模拟第47-50页
     ·油气藏规模与自然电位异常的关系第50页
     ·不同景观对自然电位异常的影响第50-51页
   ·时变电场的影响第51-54页
     ·鄂尔多斯盆地时变电场特点第52-54页
     ·时变电场校正方法第54页
   ·山地电场第54-56页
     ·山地电场的机理及理论计算第54-55页
     ·山地电场的校正方法第55-56页
   ·地形影响第56-60页
     ·地形影响校正原理第56-59页
     ·自然电位曲化平结果分析第59-60页
6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位处理及解释方案第60-69页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位构成基本认识第60页
   ·鄂尔多斯盆地自然电位资料处理流程第60-64页
     ·数据解编及分析第60页
     ·极差、接触电位改正第60页
     ·闭合环平差第60页
     ·基点改正第60-61页
     ·过滤电场校正第61页
     ·地形改正第61-62页
     ·区域自然电场分析校正第62页
     ·深浅自然电位信号分离第62-63页
     ·电流线处理及解释方法第63-64页
     ·变异系数第64页
   ·鄂尔多斯盆地油气自然电位解释的基本原则第64-65页
     ·低值异常原则第64页
     ·异常形态原则第64页
     ·异常幅值原则第64-65页
   ·地面自然电位与地下自然电位的关系第65-69页
     ·地下油气自然电位与深度的关系第65-67页
     ·地面自然电位异常与油层厚度、试油结果关系第67-69页
7 应用实例分析第69-90页
   ·鄂尔多斯盆地姬塬-麻黄山地区叠加自然电位勘探第69-81页
     ·地质概况第69-70页
     ·姬塬-麻黄山叠加自然电位基本情况第70页
     ·自然电位解释解释与评价第70-73页
     ·中浅层叠加自然电位异常特点第73-77页
     ·中深层叠加自然电位异常特点第77-80页
     ·自然电位异常含油气性评价第80-81页
   ·鄂尔多斯盆地宁县-合水地区叠加自然电位勘探第81-89页
     ·地质及油气概况第81页
     ·叠加自然电位基本情况第81页
     ·采集质量评价第81-82页
     ·地貌景观对观测结果的影响第82-84页
     ·地下电流线分布图第84页
     ·自然电位解释及油气预测第84-88页
     ·自然电位异常含油气性评价第88-89页
   ·叠加自然电位有效性评价第89-90页
8 结论第90-91页
致谢第91-92页
参考文献第92-97页
个人简历第97页
发表的论文第97页

论文共97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二连盆地含油断陷岩性油藏主要发育区带与成藏机制研究
下一篇:离婚经济帮助问题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