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8页 |
Abstract | 第8-13页 |
1 导言 | 第13-20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3-14页 |
·文献综述 | 第14-17页 |
·关于退休年龄的影响因素的不同观点 | 第14-15页 |
·关于调整退休年龄的不同观点 | 第15-16页 |
·关于如何调整我国退休年龄的不同观点 | 第16-17页 |
·研究成果总结 | 第17-18页 |
·研究思路与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论文研究思路 | 第18页 |
·论文研究方法 | 第18页 |
·论文结构 | 第18-19页 |
·论文创新之处 | 第19-20页 |
2 退休年龄影响理论分析 | 第20-28页 |
·退休年龄对劳动力供求关系的影响 | 第20-21页 |
·法定退休年龄以及退休制度对劳动力供给的影响分析 | 第20页 |
·法定退休年龄以及退休制度对劳动力需求的影响分析 | 第20-21页 |
·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制度的影响 | 第21-23页 |
·法定退休年龄与养老保险制度的关系 | 第21-22页 |
·法定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财务机制影响分析 | 第22-23页 |
·退休年龄的社会影响 | 第23页 |
·提前退休影响理论分析 | 第23-28页 |
·加剧养老保险基金收支的不平衡 | 第23-24页 |
·加剧社会公众的逆选择行为 | 第24-25页 |
·使转型国家社会保险改革更为艰难 | 第25-26页 |
·动摇养老保险制度基础 | 第26页 |
·加剧劳动力成本 | 第26-28页 |
3 退休年龄对劳动力市场的影响分析 | 第28-38页 |
·职工退休年龄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影响——全国视角 | 第28-34页 |
·我国现阶段劳动力市场现状 | 第28-30页 |
·退休年龄变动对就业的影响分析 | 第30-33页 |
·退休年龄调整对就业的积极意义 | 第33-34页 |
·职工退休年龄对劳动力供求关系影响——山西视角 | 第34-38页 |
·山西劳动力资源总量及其变化状况 | 第34-35页 |
·山西就业人口状况 | 第35-36页 |
·退休年龄对山西就业形式影响分析 | 第36-38页 |
4 退休年龄对养老保险基金的影响 | 第38-48页 |
·退休年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影响——全国视角 | 第38-43页 |
·养老保险基金缺口现状 | 第38-40页 |
·各种弥补养老金缺口方案的评述 | 第40-41页 |
·退休年龄对养老基金平衡影响预测 | 第41-43页 |
·退休年龄变动对养老保险基金平衡影响——山西视角 | 第43-48页 |
·山西省企业养老保险改革发展与现状 | 第43-44页 |
·山西省退休年龄现状与低龄退休现象的负面效应分析 | 第44-45页 |
·山西省养老保险基金收支趋势预测 | 第45-46页 |
·结论和建议 | 第46-48页 |
5 退休年龄变动的社会影响 | 第48-53页 |
·从社会公平角度出发 | 第48-50页 |
·退休年龄的调整能够体现性别公平 | 第48-49页 |
·退休年龄的调整有利于促进代际公平 | 第49-50页 |
·合理的退休年龄有利于促进行业公平 | 第50页 |
·从制度保障功能出发 | 第50-53页 |
·减少非正规就业产生的劳动争议,保障老年人合法权益 | 第50-51页 |
·满足劳动者的工作需要,保障老年劳动者的劳动权利 | 第51页 |
·避免低龄退休产生的心理问题,保障老年人身心健康 | 第51-53页 |
6 提高法定退休年龄的政策建议 | 第53-59页 |
·国际经验及其借鉴 | 第53-55页 |
·几个典型国家的改革方案 | 第53-54页 |
·对国际经验的思考 | 第54-55页 |
·调整退休年龄的原则 | 第55-56页 |
·公平原则 | 第55页 |
·渐进原则 | 第55-56页 |
·慎重原则 | 第56页 |
·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原则 | 第56页 |
·与时俱进的原则 | 第56页 |
·延迟退休年龄的路径选择 | 第56-59页 |
·严格执行现行退休年龄规定政策 | 第56-57页 |
·调整退休年龄的预案 | 第57-59页 |
7 结语 | 第59-61页 |
·本文的主要结论 | 第59页 |
·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 第59-61页 |
参考文献 | 第61-64页 |
致谢 | 第64-65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 第65-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