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9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9-15页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9-10页 |
·文献综述 | 第10-13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10-11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1-12页 |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 第12-13页 |
·研究内容和思路框架 | 第13-15页 |
第二章 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及理论基础 | 第15-24页 |
·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概述 | 第15-17页 |
·产业集聚与产业集聚区 | 第15-16页 |
·投融资基本概念 | 第16-17页 |
·产业集聚区投融资 | 第17页 |
·产业集聚区投融资的理论基础 | 第17-21页 |
·区域资本配置理论 | 第17-18页 |
·公共产品提供理论 | 第18-19页 |
·项目区分融资理论 | 第19-20页 |
·信贷配给理论 | 第20-21页 |
·产业集聚区投融资的优势 | 第21-24页 |
·经济发展优势 | 第21页 |
·政府支持优势 | 第21-22页 |
·银行信贷优势 | 第22-23页 |
·商业信用优势 | 第23页 |
·资本市场融资优势 | 第23-24页 |
第三章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 第24-31页 |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发展现状 | 第24-25页 |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 第25-29页 |
·基础设施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 第25-27页 |
·集聚区内企业投融资现状及问题 | 第27-29页 |
·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现存问题的分析 | 第29-31页 |
·集聚区基础设施投融资现存问题的分析 | 第29-30页 |
·集聚区内企业投融资现存问题的分析 | 第30-31页 |
第四章 实证分析--国内外产业集聚区及投融资分析 | 第31-39页 |
·永城市产业集聚区及投融资分析 | 第31-34页 |
·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概况 | 第31页 |
·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投融问题 | 第31-33页 |
·永城市产业集聚区投融资框架 | 第33-34页 |
·国内外先进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及借鉴 | 第34-36页 |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投融资及借鉴 | 第34-35页 |
·苏州高新技术产业集聚区投融资及借鉴 | 第35-36页 |
·对完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体系的启示 | 第36-39页 |
·建立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 | 第37页 |
·构筑高效的政府投融资平台 | 第37页 |
·借力资本市场提升投融资规模和效率 | 第37-38页 |
·培育良好的投资环境 | 第38-39页 |
第五章 完善河南省产业集聚区投融资的政策建议 | 第39-47页 |
·整合集聚区投融资平台 | 第39-41页 |
·组建大型综合性的投融资平台 | 第39-40页 |
·提升投融资平台自身的造血功能和融资能力 | 第40页 |
·提高投融资平台的投资效率 | 第40-41页 |
·完善商业银行信贷融资 | 第41-43页 |
·加快建设区域性中小银行 | 第41页 |
·发展集聚区企业的团体贷款 | 第41-42页 |
·创新金融机构对企业的信贷业务 | 第42-43页 |
·强化民间金融的引导和规范 | 第43-44页 |
·大力发展民间金融 | 第43-44页 |
·引导和规范产业集聚区内民间金融的发展 | 第44页 |
·充分利用资本市场 | 第44-45页 |
·促进集聚区内企业上市融资 | 第44-45页 |
·发展集聚区内企业的集合债券融资 | 第45页 |
·创造集聚区投融资的良好环境 | 第45-47页 |
·加强对产业集聚区发展的引导与规划 | 第45-46页 |
·健全产业集群内部的征信机构 | 第46页 |
·完善信用担保体系 | 第46-47页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第47-48页 |
·本文结论 | 第47页 |
·本文展望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0页 |
致谢 | 第50-51页 |
攻读硕士研究生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