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房地产泡沫研究
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0页 |
1 绪论 | 第10-20页 |
·研究背景 | 第10-11页 |
·房地产市场的现状 | 第10-11页 |
·房地产市场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 | 第11页 |
·研究意义 | 第11-12页 |
·有利于理性认识房地产市场 | 第11-12页 |
·有利于政府制定准确的房地产调控政策 | 第12页 |
·有利于武汉市房地产业的健康持续发展 | 第12页 |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 第12-14页 |
·国外房地产泡沫的研究 | 第12-13页 |
·国内房地产泡沫的研究 | 第13-14页 |
·历史上的房地产泡沫 | 第14-18页 |
·美国佛罗里达房地产泡沫 | 第14-15页 |
·日本房地产泡沫 | 第15-16页 |
·中国海南及北海房地产泡沫 | 第16-17页 |
·美国次贷危机前房地产泡沫 | 第17-18页 |
·研究的基本思路、主要内容及方法 | 第18-19页 |
·基本思路 | 第18-19页 |
·主要内容 | 第19页 |
·可能的创新 | 第19-20页 |
2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 第20-25页 |
·相关概念 | 第20-22页 |
·房地产及房地产市场的概念 | 第20页 |
·泡沫及房地产泡沫的概念 | 第20-21页 |
·房地产泡沫之争 | 第21-22页 |
·基础理论 | 第22-25页 |
·理性泡沫理论 | 第22-23页 |
·非理性泡沫理论 | 第23页 |
·住宅供需均衡理论 | 第23-25页 |
3 房地产泡沫与供求均衡理论分析 | 第25-37页 |
·房地产泡沫形成机理 | 第25-26页 |
·房地产市场的特殊性是泡沫形成的基础 | 第25页 |
·预期的有限理性与投机是泡沫形成的内因 | 第25页 |
·不健全的金融体制是房地产泡沫形成的直接动力 | 第25-26页 |
·政府行为对房地产泡沫有间接影响 | 第26页 |
·供给需求模型与房地产泡沫 | 第26-30页 |
·一般商品市场供求均衡模型 | 第26-28页 |
·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模型的构建 | 第28-29页 |
·房地产市场供求均衡模型的应用 | 第29-30页 |
·房地产泡沫的测算 | 第30-33页 |
·消费者的期望效用 | 第31页 |
·房地产商的利润期望 | 第31-32页 |
·房地产的基本价格与泡沫度 | 第32-33页 |
·房地产泡沫的因素分析 | 第33-37页 |
·需求因素 | 第33页 |
·供给因素 | 第33-34页 |
·经济环境因素 | 第34页 |
·制度因素 | 第34-35页 |
·其他方面的因素 | 第35-37页 |
4 武汉市房地产泡沫的实证研究 | 第37-56页 |
·武汉市房地产市场的概况 | 第37-39页 |
·武汉市房地产泡沫的指标评价 | 第39-48页 |
·在供给方面武汉市房地产泡沫的评价指标 | 第39-43页 |
·在需求方面武汉市房地产泡沫的评价指标 | 第43-45页 |
·在价格方面武汉市房地产泡沫的评价指标 | 第45-48页 |
·本节小结 | 第48页 |
·武汉市房地产基本价值与泡沫的测算 | 第48-52页 |
·相关模型的确定 | 第49页 |
·数据处理与计算 | 第49-51页 |
·房地产基本价值与泡沫度的结果 | 第51-52页 |
·本节小结 | 第52页 |
·武汉市房地产泡沫的相关性分析 | 第52-56页 |
·房地产泡沫指数和社会经济数据的平稳性检验 | 第52-54页 |
·房地产泡沫与社会经济协整分析 | 第54-55页 |
·本节小结 | 第55-56页 |
5 结论与政策建议 | 第56-59页 |
·结论 | 第56页 |
·政策建议 | 第56-58页 |
·完善保障房体系,扩大经济适用房适用面 | 第56-57页 |
·严格控制土地市场,增加有效供给 | 第57页 |
·消除非市场因素,抑制投资性需求 | 第57页 |
·提高市场信息透明度,打击市场操纵行为 | 第57-58页 |
·研究不足与展望 | 第58-59页 |
参考文献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