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生物科学论文--分子生物学论文--分子遗传学论文

泥蚶高通量转录组分析及生长相关基因的克隆与表达研究

摘要第1-8页
Abstract第8-17页
第一章 文献综述第17-42页
 第一节 转录组、转录组学及研究方法第17-21页
  1 转录组与转录组学第17页
  2 转录组研究的重要意义第17-18页
  3 转录组研究的主要技术第18-21页
   ·DNA 微阵列或基因芯片(Gene chips)技术第18-19页
   ·SAGE 和 MPSS 技术第19页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第19-21页
 第二节 新一代测序技术的发展及在贝类转录组分析中的应用第21-33页
  1 第一代测序技术的局限与新一代高通量测序的优势第21-22页
   ·第一代测序技术的局限第21页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的特点和优势第21-22页
  2 新一代高通量测序技术第22-29页
   ·Roche 454 焦磷酸测序技术第22-25页
     ·测序原理第23-24页
     ·454 测序的工作流程第24-25页
     ·454 测序技术的优势和限制第25页
       ·技术优势第25页
       ·不足和限制第25页
   ·Illumina/Solexa 测序技术第25-27页
     ·测序原理第26页
     ·工作流程第26-27页
     ·技术优势和局限性第27页
       ·技术优势第27页
       ·技术局限性第27页
   ·SOLiD 测序技术第27-29页
     ·测序原理第28页
     ·工作流程第28页
     ·技术优势和局限性第28-29页
       ·技术优势第28-29页
       ·技术不足和局限性第29页
  3 转录组测序的用途及在生物学和农业中的应用第29-31页
   ·转录组测序的主要用途第29-31页
     ·从头测序(De novo sequencing)第29-30页
     ·重测序(Resequencing)第30页
     ·全转录组测序(Whole transcriptome sequencing)第30页
     ·小分子 RNA 测序(small RNA sequencing)第30页
     ·染色质免疫共沉淀测序第30-31页
  4 贝类转录组分析的研究进展第31-33页
 第三节 贝类生长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3-40页
  1 功能基因的研究方法第33-35页
   ·表达序列标签技术(EST)第33页
   ·基因芯片技术第33-34页
   ·转基因技术(Transgenic technology)第34页
   ·基因打靶 (Gene targeting) 技术第34页
   ·遗传连锁图谱构建(Genetic linkage map)第34-35页
   ·RNA 干涉(RNA interference, RNAi)技术第35页
  2 调控生长发育的重要基因及信号分子的研究进展第35-38页
   ·TGF-β信号通路基因对肌肉生长的调控研究第35-37页
   ·IGF 和 EGF 对机体生长发育的调控作用第37-38页
   ·MAPK 信号通路基因与细胞生长第38页
  3 贝类生长相关基因的研究进展第38-40页
 第四节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0-42页
  1 泥蚶分子生物学的研究进展第40-41页
  2 本研究的目的和意义第41-42页
第二章 基于 454 GS FLX 高通量测序的泥蚶转录组分析第42-67页
 1 材料与方法第42-49页
   ·实验材料第42-43页
   ·主要试剂与仪器第43-44页
   ·所用接头及引物序列第44页
   ·RNA 的提取和质量检测第44-45页
   ·454 转录组文库的构建与测序第45-48页
     ·cDNA 的合成和扩增第45-46页
     ·cDNA 产物的超声波打断与纯化回收第46-47页
     ·连接接头及产物的纯化第47页
     ·连接产物的检测、批量扩增及纯化第47-48页
     ·样品准备与高通量测序第48页
   ·数据处理第48-49页
     ·序列拼接第48页
     ·功能注释、基因分类和代谢途径分析第48-49页
     ·SSR 和 SNP 查找和分析第4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49-63页
   ·高质量 RNA 的提取和 454 转录组文库的高效构建第49-51页
   ·EST 序列分析和拼接组装第51-53页
   ·序列功能注释与功能分类第53-56页
   ·生长相关的功能基因第56-60页
   ·血红蛋白合成的相关基因第60-62页
   ·SSR 和 SNP 标记的鉴定第62-63页
 3 讨论第63-67页
   ·泥蚶转录组文库的构建及与其它贝类转录组的比较第63-64页
   ·泥蚶生长相关基因的大量发掘与分析第64-65页
   ·泥蚶血红蛋白的相关基因及蚶科贝类血红蛋白的研究进展第65-67页
第三章 利用泥蚶转录组序列开发微卫星标记第67-81页
 1 材料与方法第67-69页
   ·实验材料第67-68页
     ·泥蚶材料第67-68页
     ·主要仪器第68页
     ·主要试剂第68页
     ·引物序列第68页
   ·实验方法第68-69页
     ·基因组 DNA 的提取与检测第68页
     ·微卫星序列的查找和分析第68页
     ·微卫星引物的筛选与优化第68-69页
     ·奉化野生群体的 SSR 标记的多态性分析第69页
     ·泥蚶多态性微卫星标记引物在毛蚶中的扩增与分析第69页
 2 结果与分析第69-77页
   ·泥蚶转录组中 SSR 标记的鉴定第69-70页
   ·泥蚶微卫星位点的初步筛选第70-77页
   ·泥蚶 SSR 位点的主要遗传参数评价第77页
   ·泥蚶多态性 SSR 标记引物在毛蚶中的通用性研究第77页
 3 讨论第77-81页
   ·利用 454 高通量测序技术开发微卫星标记第77-78页
   ·EST 文库中 SSR 位点的重复类型及多态性分析第78-79页
   ·泥蚶 EST-SSR 的通用性研究第79-81页
第四章 泥蚶生长调控基因的克隆和表达分析第81-136页
 第一节 泥蚶 Smad3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第81-104页
  1 材料与方法第82-91页
   ·实验材料第82-83页
     ·泥蚶材料第82页
     ·主要试剂第82-83页
     ·引物序列第83页
   ·实验方法第83-91页
     ·Smad3 基因 cDNA 全长的克隆第83-87页
       ·总 RNA 的制备第83页
       ·cDNA 第一链合成第83-84页
       ·cDNA 末端快速扩增第84-85页
       ·PCR 产物的纯化第85页
       ·PCR 产物的克隆第85-87页
       ·Smad3 基因全长 cDNA 序列的验证第87页
     ·Smad3 基因组织及胚胎发育时期表达差异性第87-90页
       ·RNA 提取与反转录第87-88页
       ·荧光定量 PCR 条件的优化第88-89页
       ·qRT-PCR第89页
       ·荧光定量数据处理第89-90页
     ·泥蚶 Smad3 基因序列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0-91页
  2 结果与分析第91-102页
   ·泥蚶总 RNA 提取结果第91页
   ·泥蚶 Smad3 基因的克隆第91-92页
   ·泥蚶 Smad3基因的 cDNA 全长序列分析第92-93页
   ·泥蚶 Smad3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93-97页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93-94页
     ·蛋白质信号肽预测第94页
     ·Smad3蛋白跨膜区域预测第94-95页
     ·Smad3蛋白的疏水性分析第95-96页
     ·Smad3蛋白功能域分析第96页
     ·Smad3蛋白的高级结构预测第96-97页
   ·Smad3基因与其它物种的同源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第97-100页
   ·泥蚶不同组织 Smad3基因的荧光定量表达第100页
   ·泥蚶不同发育阶段 Smad3基因的表达差异分析第100-102页
  3 讨论第102-104页
   ·泥蚶 Smad3蛋白序列保守性分析第102-103页
   ·泥蚶 Smad3基因不同组织和发育时期表达差异性分析第103-104页
 第二节 泥蚶 BMP7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第104-11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05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05-113页
   ·泥蚶 BMP7基因 cDNA 全长的克隆结果第105-107页
   ·泥蚶 BMP7基因编码蛋白的生物信息学分析第107-110页
     ·BMP7氨基酸组成及疏水性分析第107页
     ·BMP7基因编码的蛋白信号肽与跨膜区域分析第107页
     ·BMP7基因编码蛋白结构域与功能域分析第107-109页
     ·BMP7基因编码蛋白的高级结构预测第109-110页
   ·BMP7基因编码蛋白与其它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第110-111页
   ·BMP7基因在泥蚶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的差异性第111-113页
  3 讨论第113-116页
   ·泥蚶 BMP7氨基酸序列及蛋白功能位点分析第113-115页
   ·泥蚶 BMP7基因的组织及发育时期表达差异性第115页
   ·贝类 BMP7蛋白功能初探第115-116页
 第三节 泥蚶 ERK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第116-12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1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17-123页
   ·泥蚶 ERK2 基因 cDNA 全长的克隆结果第117-118页
   ·泥蚶 ERK2 基因编码蛋白的序列分析第118页
   ·ERK2 基因编码蛋白的功能域与结构域预测第118-120页
     ·结构域与功能域预测第118-120页
     ·高级结构预测第120页
   ·ERK2 基因编码蛋白与其它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第120-122页
   ·ERK2 基因在泥蚶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的差异性第122-123页
  3 讨论第123-126页
   ·泥蚶 ERK2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第123-124页
   ·泥蚶 ERK2 基因组织及发育时期表达差异性分析第124-126页
 第四节 泥蚶 GRB2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第126-13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2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27-133页
   ·泥蚶 GRB2 基因 cDNA 全长的克隆结果第127-128页
   ·GRB2 蛋白序列的序列分析第128页
   ·GRB2 蛋白的功能域与结构域预测第128-129页
   ·蛋白质高级结构预测第129-130页
   ·GRB2 基因编码蛋白与其它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第130-132页
   ·GRB2 基因在泥蚶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的差异性第132-133页
  3 讨论第133-136页
   ·泥蚶 GRB2 基因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保守性分析第133-134页
   ·泥蚶 GRB2 基因组织及发育时期的表达差异性分析第134-136页
第五章 泥蚶 LAP3 基因的克隆与表达分析第136-146页
 1 材料与方法第136-137页
 2 结果与分析第137-144页
   ·泥蚶 LAP3 基因 cDNA 全长的克隆结果第137-138页
   ·泥蚶 LAP3 蛋白序列分析第138-140页
     ·氨基酸序列分析第138页
     ·LAP3 蛋白的二级结构及三级结构预测第138-140页
   ·LAP3 蛋白与其它物种的氨基酸序列比对及系统进化树分析第140-143页
   ·LAP3 在泥蚶不同组织及不同发育阶段表达的差异性第143-144页
 3 讨论第144-146页
   ·LAP3 基因及氨基酸序列特征第144页
   ·泥蚶 LAP3 组织及发育阶段差异性表达分析及功能探讨第144-146页
参考文献第146-157页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论文、申请的专利和获得的项目第157-160页
 一、 完成的研究论文第157-158页
 二、 申请的发明专利第158页
 三、 在研和完成的科研项目第158-160页
致谢第160页

论文共16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我国社会转型期的民间调解--以豫东L乡为例
下一篇:解郁活血法治疗冠心病伴焦虑症状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