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4页 |
Abstract | 第4-5页 |
缩写词 | 第5-8页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第8-24页 |
·引言 | 第8页 |
·棉花抗旱耐盐的研究进展 | 第8-15页 |
·干旱对棉花农艺性状的影响 | 第8-11页 |
·盐类对棉花的危害 | 第11-14页 |
·棉花的抗旱性与耐盐性并不相同 | 第14页 |
·作物抗旱型鉴定指标和耐盐性鉴定指标 | 第14-15页 |
·QTL 定位的方法、原理和应用 | 第15-19页 |
·分子标记种类 | 第16-17页 |
·QTL 定位群体建立 | 第17页 |
·QTL 定位方法 | 第17-18页 |
·QTL 定位的应用 | 第18-19页 |
·棉花分子标记的研究进展 | 第19-24页 |
·棉花遗传图谱构建 | 第19-20页 |
·棉花有关性状的 QTL 定位 | 第20-22页 |
·生物技术在棉花抗旱(耐盐)育种中的应用及展望 | 第22-24页 |
第二章 棉花抗旱耐盐性品种筛选 | 第24-30页 |
·引言 | 第2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试验材料 | 第24页 |
·种子发芽抗盐鉴定比较 | 第24-25页 |
·幼苗生长抗盐鉴定比较 | 第25页 |
·幼苗生长抗旱鉴定 | 第25-2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26-29页 |
·种子发芽抗盐鉴定结果 | 第26-27页 |
·幼苗生长抗盐鉴定 | 第27-28页 |
·幼苗生长抗旱鉴定 | 第28-29页 |
·讨论 | 第29-30页 |
第三章 新疆陆地棉抗旱耐盐QTL 定位 | 第30-49页 |
·引言 | 第30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0-33页 |
·实验材料 | 第30-31页 |
·统计方法 | 第31页 |
·SSR标记分析 | 第31-33页 |
·数据分析 | 第33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3-47页 |
·分子标记的筛选 | 第33-35页 |
·苏棉12×鲁97-8(2)分子连锁图谱的构建 | 第35-36页 |
·作图群体遗传变异分析 | 第36-39页 |
·作图群体的农艺性状相关性分析 | 第39-43页 |
·抗旱QTL定位分析 | 第43-45页 |
·耐盐QTL 定位 | 第45-47页 |
·讨论 | 第47-49页 |
·关于分子连锁图的构建 | 第47页 |
·陆地棉抗旱性QTL定位 | 第47-48页 |
·陆地棉耐盐性QTL定位 | 第48-49页 |
第四章 产量性状指标的QTL定位 | 第49-55页 |
·引言 | 第4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9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49-53页 |
·产量性状的QTL定位 | 第50-51页 |
·产量QTL定位小结 | 第51-53页 |
·QTL 位点的加性效应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5页 |
·产量性状的QTL定位研究 | 第53-54页 |
·关于基因效应的分析 | 第54-55页 |
第五章 陆地棉形态指标的QTL 定位 | 第55-61页 |
·引言 | 第55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5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5-59页 |
·开花期的QTL 定位 | 第55-56页 |
·倒四叶叶面积指数的QTL 定位 | 第56页 |
·离体叶片失水速率的QTL 定位 | 第56-59页 |
·讨论 | 第59-61页 |
·关于基因型和环境互作对形态指标的QTL检测的影响 | 第59-60页 |
·关于紧密连锁或一因多效 | 第60页 |
·关于QTL的作用方式 | 第60-61页 |
结论 | 第61-62页 |
参考文献 | 第62-66页 |
致谢 | 第66-67页 |
作者简介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