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临证策略分析 | 第11-26页 |
1.育阴和阳,宜脾胃所宜 | 第11-13页 |
2.明虚与实,以和疏为先 | 第13-14页 |
3.察寒与热,从平调入手 | 第14-15页 |
4.调气与血,推和气为主 | 第15-16页 |
5.斡旋升降,借重枳术丸 | 第16-18页 |
6.五脏相关,治肝为要着 | 第18-19页 |
7.杂病相兼,求缓急标本 | 第19-20页 |
8.诸法活用,贵权宜变化 | 第20-21页 |
9.遣施常药,定预制剂型 | 第21-23页 |
10.逆从微甚,立旁治法门 | 第23-24页 |
11.因势利导,创升因升用 | 第24-25页 |
12.或取或舍,有不治而治 | 第25-26页 |
验案举例 | 第26-29页 |
1)呃逆案 | 第26-27页 |
2)胃脘痛案 | 第27页 |
3)便秘案 | 第27-29页 |
结论 | 第29-31页 |
致谢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4页 |
综述 | 第34-41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41-42页 |
导师评阅表 | 第4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