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0页 |
导言 | 第10-11页 |
第一章 两种请求权并存与损益相抵 | 第11-18页 |
第一节 损益相抵理论 | 第11-15页 |
一、司法实践问题的发生 | 第11-12页 |
二、损益相抵理论的适用 | 第12-14页 |
三、台湾地区对保险给付利益之判例 | 第14-15页 |
第二节 损益相抵是否适用之分析 | 第15-18页 |
一、基于损益相抵理论本身分析 | 第15-16页 |
二、基于不真正连带债务角度分析 | 第16-18页 |
三、结论之损益不相抵 | 第18页 |
第二章 两种请求权并存与保险代位 | 第18-26页 |
第一节 保险代位制度理论 | 第18-20页 |
一、保险代位的概念 | 第18-19页 |
二、损益相抵与保险代位 | 第19-20页 |
第二节 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中的保险代位制度 | 第20-26页 |
一、商业保险与社会保险的区别 | 第20页 |
二、商业保险中的保险代位 | 第20-22页 |
三、社会保险中的保险代位 | 第22页 |
四、社会保险中的保险代位与商业保险中的保险代位的区别 | 第22-26页 |
第三章 侵权损害赔偿与社会保险给付的架构 | 第26-34页 |
第一节 工伤保险 | 第26-30页 |
一、工伤保险的四种立法模式 | 第26-28页 |
二、我国的立法现状 | 第28-29页 |
三、工伤保险模式中两种请求权并存的选择 | 第29-30页 |
第二节 医疗保险 | 第30-31页 |
一、医疗保险中两种请求权并存的立法现状 | 第30页 |
二、原因分析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社会保险法的立法选择 | 第31-34页 |
参考文献 | 第34-36页 |
后记 | 第36-3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