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12页 |
ABSTRACT | 第12-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8页 |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 第14-15页 |
·论文的总体思路、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5-17页 |
·论文研究的思路 | 第15-16页 |
·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6-17页 |
·论文的研究方法 | 第17页 |
·论文的创新点 | 第17-18页 |
第二章 论文相关理论概念的界定及理论借鉴 | 第18-37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 第18-25页 |
·国内研究综述 | 第18-22页 |
·国外研究综述 | 第22-25页 |
·科技成果的界定 | 第25-26页 |
·科技成果的含义 | 第25页 |
·科技成果的分类及特点 | 第25-26页 |
·科技成果转化相关理论 | 第26-34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内涵 | 第26-27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理论基础 | 第27-31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模式综述 | 第31-33页 |
·科技成果转化的特征 | 第33-34页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界定 | 第34-35页 |
·工业企业的概念及特征 | 第34-35页 |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界定 | 第35页 |
·常用的科技转化效果评价指标综述 | 第35-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第三章 济南市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现状分析 | 第37-49页 |
·济南市科技发展现状 | 第37-45页 |
·济南市科技发展概况 | 第37页 |
·济南市科技资源基本投入产出状况分析 | 第37-39页 |
·济南市高新技术发展状况分析 | 第39-42页 |
·济南市高新技术开发区发展状况 | 第42-44页 |
·应用技术科技开发资金的概况 | 第44-45页 |
·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统计数据 | 第45-48页 |
·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近三年统计数据比较 | 第45-46页 |
·济南市科技发展状况与其它副省级城市的对比 | 第46-48页 |
·小结 | 第48-49页 |
第四章 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及影响因素研究 | 第49-60页 |
·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过程分析 | 第49-53页 |
·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阶段和流程 | 第49-51页 |
·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主体行为分析 | 第51-53页 |
·基于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过程的系统研究 | 第53-54页 |
·系统的概念和特征 | 第53页 |
·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系统的构建 | 第53-54页 |
·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54-59页 |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可能出现的断层 | 第55-56页 |
·科技成果转化过程中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56-59页 |
·小结 | 第59-60页 |
第五章 济南市规模以上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研究 | 第60-71页 |
·济南市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 | 第60-62页 |
·基于转化过程的评价指标体系实现的路径 | 第60页 |
·评价指标选取的原则 | 第60-61页 |
·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指标体系的构建 | 第61-62页 |
·评价模型方法的选取 | 第62-65页 |
·主成分分析的基本原理 | 第63-64页 |
·主成分分析的几何解释 | 第64-65页 |
·主成分分析的一般步骤 | 第65页 |
·济南市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比较研究 | 第65-70页 |
·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评价的主成分分析 | 第65-68页 |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比较评价 | 第68-70页 |
·小结 | 第70-71页 |
第六章 提高济南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能力的对策研究 | 第71-75页 |
·加强政企联合的力度 | 第71页 |
·制定企业科技成果转化制度 | 第71-72页 |
·加强学习型组织建设 | 第72页 |
·加强转化过程中产学研相结合的力度 | 第72-73页 |
·构建优质人才体系 | 第73页 |
·完善企业的激励制度 | 第73-75页 |
第七章 结论及展望 | 第75-76页 |
附录 | 第76-80页 |
参考文献 | 第80-85页 |
致谢 | 第85-86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