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9页 |
Abstract | 第9-11页 |
引言 | 第11-14页 |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1-12页 |
二、研究方法及思路 | 第12-14页 |
一、关于"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2款"规定的分析 | 第14-24页 |
(一) "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相关问题分析 | 第14-20页 |
1."犯罪情节轻微"和"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两者关系辨析 | 第14-15页 |
2."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的含义辨析 | 第15页 |
3."犯罪情节"内涵和外延的界定 | 第15-19页 |
4.犯罪情节"轻微"的判定 | 第19-20页 |
(二) "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免除刑罚"相关问题分析 | 第20-22页 |
1."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和"免除刑罚"两者关系辨析 | 第20-21页 |
2."免除刑罚"具体适用情形 | 第21-22页 |
(三) 作为起诉法定主义与起诉便宜主义结合成果的"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含义分析 | 第22-24页 |
二、关于"刑事诉讼法第140条第4款"规定的分析 | 第24-37页 |
(一) "补充侦查"相关问题分析 | 第24-27页 |
1.补充侦查制度的现行规定 | 第24-25页 |
2.补充侦查制度实施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5-26页 |
3.补充侦查制度具体实施条件 | 第26-27页 |
(二) "证据不足"与"不符合起诉条件"相关问题分析 | 第27-34页 |
1."证据"含义辨析 | 第27-29页 |
2."证据不足"含义辨析 | 第29-31页 |
3."证据不足"与"不符合起诉条件"两者关系辨析 | 第31-32页 |
4."证据不足不符合起诉条件"具体适用情形 | 第32-34页 |
(三) 作为审查起诉阶段处理结果之一的"可以做出不起诉决定"的含义分析 | 第34-37页 |
三、关于"刑事诉讼法第142条第1款"规定的分析 | 第37-47页 |
(一) "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的类型 | 第37-45页 |
1.类型之一:追究刑事责任程序不合法 | 第38-39页 |
2.类型之二:缺乏追究刑事责任的根据 | 第39-42页 |
3.类型之三:存在刑事责任的阻却事由 | 第42-45页 |
(二) 因“不应当追究刑事责任”而不起诉的具体适用情形分析 | 第45-47页 |
结语 | 第47-48页 |
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致谢 | 第51-52页 |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