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4页 |
英文摘要 | 第4-8页 |
第一章 前言 | 第8-11页 |
第二章 对象与方法 | 第11-16页 |
·研究对象 | 第11页 |
·研究工具 | 第11-12页 |
·研究方法 | 第12-13页 |
·质量控制 | 第13页 |
·统计方法 | 第13-16页 |
第三章 结果 | 第16-25页 |
·调查样本构成情况 | 第16页 |
·学生上网一般情况 | 第16-19页 |
·学生上网时间 | 第16-18页 |
·学生上网地点 | 第18页 |
·学生上网目的 | 第18-19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检出情况 | 第19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19-23页 |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主要社会人口学资料比较 | 第19-20页 |
·病例组与对照组的学习背景比较 | 第20-21页 |
·病例组与对照组上网时间比较 | 第21页 |
·病例组与对照组上网目的比较 | 第21页 |
·病例组与对照组上网体验比较 | 第21-22页 |
·上网对生活、学习、人际交往的影响比较 | 第22-23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健康评定 | 第23页 |
·病例组与对照组SCL-90各因子的比较 | 第23页 |
·病例组与对照组应对方式,学校生活满意及社会功能缺陷量分比较 | 第23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 第23-25页 |
第四章 讨论 | 第25-31页 |
·学生上网现状分析 | 第25-26页 |
·学生上网整体评价 | 第25页 |
·学生上网时间分析 | 第25页 |
·学生上网地点分析 | 第25页 |
·学生上网目的分析 | 第25-26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 第26-31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检出率 | 第26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基本特征分析 | 第26-29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对身体、学习、生活的影响 | 第29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心理健康状况分析 | 第29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应对方式与社会功能 | 第29-30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者的学校生活满意度 | 第30页 |
·病理性网络使用的主要影响因素 | 第30-31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31-32页 |
参考文献 | 第32-35页 |
附件1 | 第35-37页 |
附件2 | 第37-40页 |
附件3 | 第40-41页 |
附件4 | 第41-42页 |
附件5 | 第42-43页 |
附件6 | 第43-44页 |
综述 | 第44-54页 |
致谢 | 第54-55页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 第5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