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9-15页 |
| ·水污染现状 | 第9-10页 |
| ·水处理技术 | 第10-11页 |
| ·高级氧化技术 | 第11-12页 |
| ·催化剂分子模拟技术 | 第12-14页 |
|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研究背景 | 第14页 |
| ·研究目的和意义 | 第14-15页 |
| 第2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第15-26页 |
| ·实验试剂和仪器 | 第15-16页 |
| ·实验试剂 | 第15页 |
| ·实验仪器 | 第15-16页 |
| ·实验方法 | 第16-17页 |
| ·反应体系的确定 | 第16页 |
| ·催化臭氧化反应装置 | 第16-17页 |
| ·催化剂性能测试与结构表征的方法 | 第17-18页 |
| ·UV_(254)测定 | 第17-18页 |
| ·SEM分析 | 第18页 |
| ·XPS分析 | 第18页 |
| ·金属催化剂模型的选择与建立 | 第18-26页 |
| ·密度泛函理论 | 第18-21页 |
| ·单层臭氧的吸附模型 | 第21-25页 |
| ·两层臭氧吸附模型 | 第25-26页 |
| 第3章 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 第26-36页 |
| ·金属催化剂的制备 | 第26-29页 |
| ·CuO/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27-28页 |
| ·Fe掺杂CuO/Al_2O_3催化剂的制备 | 第28-29页 |
| ·CuO/Al_2O_3催化剂的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29-31页 |
| ·UV_(254)的测定 | 第29-30页 |
| ·SEM分析 | 第30-31页 |
| ·Fe掺杂CuO/Al_2O_3催化剂的性能测试和结构表征 | 第31-33页 |
| ·UV_(254)的测定 | 第31-32页 |
| ·SEM分析 | 第32-33页 |
| ·两种催化剂催化性能比较 | 第33-35页 |
| ·UV_(254)去除率的比较 | 第33-34页 |
| ·XPS分析 | 第34-35页 |
| ·本章小结 | 第35-36页 |
| 第4章 金属催化臭氧化催化剂的第一性原理研究 | 第36-58页 |
| ·单层臭氧吸附模型数据分析 | 第36-50页 |
| ·理想表面吸附数据分析 | 第36-43页 |
| ·掺杂表面吸附数据分析 | 第43-50页 |
| ·负载型表面吸附数据分析 | 第50页 |
| ·催化剂两层吸附数据分析 | 第50-57页 |
| ·Y1两层吸附模型 | 第50-54页 |
| ·Y2两层吸附模型 | 第54-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结论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5-67页 |
| 致谢 | 第6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