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历史、地理论文--中国史论文--封建社会(公元前475~公元1840年)论文--秦、汉(公元前221~公元220年)论文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研究

论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ABSTRACT)第4-6页
目 录第6-8页
绪论第8-36页
 一、 学术史回顾与问题的提出第8-13页
 二、 本文的研究方法和思路框架第13-17页
 三、 家族、宗族基本概念的界定第17-36页
  (一) 家族、宗族概念的界定第17-26页
  (二) 历史文献中所见的与“家族”、“宗族”相关的名称第26-34页
  (三) “亲党”、“父党”、“乡党”、“党族”、“乡族”、“邦族”诸概念辨析第34-36页
第一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庭结构第36-59页
 第一节 出土文书中家庭成员结构统计分析第37-40页
 第二节 历史文献中所见同居共财大家庭及其同居情况分析第40-50页
 第三节 同居共财大家庭在家庭结构中所占比例推算第50-54页
 第四节 同居共财大家庭存在的条件与难以普遍的原因第54-59页
  一、 同居共财大家庭存在的条件第54-56页
  二、 同居共财家族难以普遍的原因第56-59页
第二章 乡里社区内的家族、宗族聚居与异姓杂居第59-79页
 第一节 乡里社区居住分布的一般情况第59-66页
  一、 家族、宗族聚居与散居第59-63页
  二、 家族、宗族聚居与“聚族而居”辨析第63-66页
 第二节 实证资料所见的乡里社区的姓氏分布第66-79页
  一、 历史文献中所见乡里社区的姓氏分布第67-72页
  二、 碑刻、出土文书中所反映的居住关系第72-79页
第三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关系与社会生活第79-131页
 第一节 礼制、律令对家族制度的规定第79-104页
  一、 礼制对家族制度的规定第79-88页
  二、 律令对家族制度的规定第88-104页
 第二节 家族成员间在社会生活中的互动关系第104-131页
  一、 经济生活中所见的家族关系第104-116页
  二、 政治生活中所见的家族关系第116-126页
  三、 家族关系在文化教育方面的功能第126-131页
第四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宗族关系与社会生活第131-166页
 第一节 宗族关系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第131-142页
  一、 经济生活中所见的宗族关系第131-136页
  二、 政治生活中所见的宗族关系第136-140页
  三、 文化教育方面的宗族关系第140-142页
 第二节 宗族活动的组织状况第142-166页
  一、 相对和平年代宗族活动的情况第143-158页
  二、 战乱时期的宗族活动第158-166页
第五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时期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的影响第166-179页
 第一节 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政治生活的影响第166-175页
  一、 家族、宗族关系与地方社会第166-171页
  二、 家族、宗族关系影响中央政权第171-175页
 第二节 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经济的影响第175-177页
 第三节 家族、宗族关系对社会文化教育所产生的影响第177-179页
附论第179-209页
 第一章 士族、庶族与家族、宗族关系辨析第179-195页
  一、 “士族”的形成第179-182页
  二、 “士族”与“庶族”的异同第182-191页
  三、 “士族”与“家族”、“宗族”的性质区分第191-195页
 第二章 家族、宗族与所谓的“庄园制”关系辨析第195-204页
 附录一 赵郡李楷后裔世系关系表第204-205页
 附录二 陈郡谢裒后裔世系关系表第205-206页
 附录三 主要参考文献第206-209页
后记第209-210页

论文共21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生态、族群与阶级--赣南土地革命的历史背景分析
下一篇:东南亚华侨民族主义发展研究(1912-1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