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设计系统中的并发控制机制的研究
第1章 绪论 | 第1-16页 |
1.1 技术背景及实际意义 | 第8-9页 |
1.2 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 | 第9-11页 |
1.2.1 CSCW的定义 | 第9页 |
1.2.2 CSCW的应用背景及其三要素 | 第9-10页 |
1.2.3 CSCW应用领域 | 第10-11页 |
1.3 协同设计概述 | 第11-12页 |
1.4 CSCD与CSCW的不同的特点 | 第12-13页 |
1.5 国内外相关技术的研究现状 | 第13-14页 |
1.6 本文选题 | 第14-15页 |
1.7 本章小结 | 第15-16页 |
第2章 协同设计系统综述 | 第16-25页 |
2.1 协同设计的特点 | 第16页 |
2.2 协同设计支持环境 | 第16-19页 |
2.2.1 硬环境和软环境 | 第16-17页 |
2.2.2 协同支持环境模型 | 第17-19页 |
2.3 协同工作模式 | 第19-20页 |
2.3.1 建立协同设计模式的原则 | 第19页 |
2.3.2 协同工作模式的分类 | 第19-20页 |
2.4 协作方式 | 第20-22页 |
2.5 协同设计系统框架 | 第22-24页 |
2.5.1 协同设计系统组织形式 | 第22页 |
2.5.2 协同设计系统框架 | 第22-24页 |
2.5.3 CSCD系统中的并发控制需求分析 | 第24页 |
2.6 本章小结 | 第24-25页 |
第3章 工程协同设计中的并发控制机制 | 第25-45页 |
3.1 工程设计 | 第25-28页 |
3.1.1 工程设计的特点 | 第25-26页 |
3.1.2 工程设计中知识的运用 | 第26-28页 |
3.2 工程中的协同设计 | 第28-29页 |
3.3 工程协同设计模型 | 第29-31页 |
3.4 协同设计中的并发控制 | 第31-44页 |
3.4.1 冲突的定义和分类 | 第32-33页 |
3.4.2 协同系统对并发控制算法的要求 | 第33页 |
3.4.3 传统的并发控制方法 | 第33-36页 |
3.4.4 并发控制策略的选择 | 第36-37页 |
3.4.5 系统采用的并发控制机制 | 第37-42页 |
3.4.6 版本控制机制 | 第42-44页 |
3.5 本章小结 | 第44-45页 |
第4章 协同设计中的访问控制机制 | 第45-53页 |
4.1 访问控制研究的内容及分类 | 第45-46页 |
4.1.1 访问控制研究的内容 | 第45-46页 |
4.1.2 访问控制的分类 | 第46页 |
4.2 CSCD系统对访问控制的要求 | 第46-47页 |
4.3 访问控制模型 | 第47-52页 |
4.3.1 模型的主要功能 | 第48页 |
4.3.2 负权限和正权限 | 第48页 |
4.3.3 权限继承机制 | 第48-49页 |
4.3.4 角色的概念 | 第49-52页 |
4.4 本章小结 | 第52-53页 |
第5章 并发控制系统实现 | 第53-60页 |
5.1 程序开发环境和工具 | 第53页 |
5.2 系统开发主要技术 | 第53-54页 |
5.3 系统实现的功能 | 第54页 |
5.4 系统运行情况 | 第54-59页 |
5.5 本章小结 | 第59-60页 |
结论 | 第60-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68页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 第6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