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言 | 第1-7页 |
第一章 公司人格制度的产生及其价值 | 第7-9页 |
第二章 公司独立人格制受到的挑战和公司人格否认的产生 | 第9-15页 |
第一节 公司人格独立制度的受到的挑战 | 第9-13页 |
一、 对公司制设立的目的提出挑战。 | 第9-11页 |
二、 公司制受到来自法律道德观念的挑战 | 第11-13页 |
第二节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 | 第13-15页 |
一、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产生,源于法律制度本身发展、完善的要求。 | 第13-14页 |
二、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产生于对公司有限责任原则进行法律救济的社会实践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公司人格否认的法理基础 | 第15-23页 |
第一节 团体与其人格分离的本质是公司人格否认制度的本体基础 | 第16-18页 |
第二节 维护正义是公司人格否认的价值基础 | 第18-20页 |
第三节 社会利益平衡观是公司人格否认的立法基础 | 第20-21页 |
第四节 衡平的方法是公司人格否认产生的方法基础 | 第21-23页 |
第四章 公司人格否认的适用条件及公司人格被否认后公司债务之承担 | 第23-33页 |
第一节 主体要件 | 第23-28页 |
第二节 行为要件 | 第28-31页 |
一 、公司在设立时资金显著不足 | 第29页 |
二、 存在欺诈行为、逃避合同义务或规避法律的行为 | 第29-30页 |
三、 公司为股东(包括个人股东和法人股东)的“自我化身”或工具 | 第30-31页 |
第三节 结果要件 | 第31-32页 |
第四节 公司人格被否认后公司债务之承担 | 第32-33页 |
第五章 公司人格否认制度在我国立法的完善及实践意义 | 第33-38页 |
参考文献 | 第3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