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

摘要第1-7页
引言第7-8页
第一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基本理论第8-12页
 一、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概念第8-9页
 二、案外人、第三人以及利害关系人的界定第9-10页
 三、民事执行救济的分(种)类第10-12页
第二章 我国民事执行救济的现状第12-17页
 一、现行我国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法律规定第12-15页
  (一) 关于执行异议制度的法律规定第12-13页
  (二) 关于案外人异议制度的法律规定第13-15页
 二、我国现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法律规定存在的问题第15-17页
  (一) 执行行为异议审查程序的立法上的缺失第15页
  (二) 对“执行行为异议”的裁判机构设置不合理第15页
  (三) “执行行为异议”审查笼统化,使救济程序复杂化第15-16页
  (四) 执行异议一裁终局适用不当第16页
  (五) 案外人异议不能有效保护案外人实体权益的缺陷第16-17页
第三章 域外以及中国台湾地区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概述第17-22页
 一、德国第17-18页
  (一) 程序上的执行救济第17页
  (二) 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第17-18页
 二、日本第18-19页
  (一) 程序上的执行救济第18-19页
  (二) 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第19页
 三、我国台湾地区第19-22页
  (一) 程序上的执行救济第19-20页
  (二) 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第20-22页
第四章 我国执行救济制度的完善第22-29页
 一、设置合理的执行机构第22-23页
 二、程序性救济的完善第23-25页
  (一) 执行异议类别化,以求实现执行效率与异议结果公正第23-24页
  (二) 执行异议审查程序的优化第24页
  (三) 取消异议审查前置程序作为异议之诉的必经程序第24-25页
 三、实体性救济的完善第25-29页
  (一) 将执行救济明确区分为实体救济与程序救济第25-26页
  (二) 建立异议之诉制度第26-29页
结论第29-30页
参考文献第30-32页
致谢第32页

论文共4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竹简“叁”》形声字及字体研究
下一篇:论90年代李瑛诗歌的“向内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