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目录 | 第1-5页 |
| 中文摘要 | 第5-7页 |
| Abstract | 第7-9页 |
| 第一部分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 第9-12页 |
| 第二部分 文献回顾 | 第12-22页 |
| 第三部分 概念框架 | 第22-24页 |
| 第四部分 研究目的,相关概念定义,以及技术路线 | 第24-27页 |
| 一、相关概念 | 第24-25页 |
| 二、研究目的 | 第25-26页 |
| 三、研究技术路线 | 第26-27页 |
| 第五部分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希望及生命质量的纵向研究 | 第27-51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27-31页 |
| 1. 科研设计 | 第27页 |
| 2. 研究对象 | 第27页 |
| 3. 研究工具 | 第27-29页 |
| 4. 研究场所 | 第29页 |
| 5. 保护人权措施 | 第29页 |
| 6. 收集资料的方法和步骤 | 第29页 |
| 7. 资料分析的方法 | 第29-30页 |
| 8. 质量控制的措施 | 第30-31页 |
| 二、研究结果 | 第31-42页 |
| 三、讨论 | 第42-49页 |
| 1.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的希望水平较高且保持稳定 | 第42-43页 |
| 2. 在职否和自我效能是影响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希望感的主要因素 | 第43-44页 |
| 3. 生存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因素影响希望感 | 第44-45页 |
| 4.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的生命质量较低 | 第45-46页 |
| 5. 希望水平、在职否和自我效能是影响年轻乳腺癌生存者生命质量的主要因素 | 第46-47页 |
| 6. 生存者人口学资料和疾病因素影响生命质量 | 第47-49页 |
| 四、小结、局限性和对进一步研究的建议 | 第49-51页 |
| 第六部分 年轻乳腺癌生存者希望感的质性研究 | 第51-69页 |
| 一、研究方法 | 第51-53页 |
| 1. 科研设计 | 第51页 |
| 2. 研究对象及样本选取 | 第51页 |
| 3. 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 第51-52页 |
| 4. 研究的严谨性度 | 第52页 |
| 5. 保护人权措施 | 第52-53页 |
| 二、研究结果 | 第53-66页 |
| 三、讨论 | 第66-68页 |
| 四、小结 | 第68-69页 |
| 第七部分 结论,创新点,及对今后的建议 | 第69-72页 |
| 一、结论 | 第69-70页 |
| 二、创新点、不足之处及今后研究的建议 | 第70-71页 |
| 三、对护理实践的建议 | 第71-72页 |
| 参考文献 | 第72-80页 |
| 附录 | 第80-90页 |
| 致谢 | 第90-9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