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移动通信论文

全IP移动无线互联网中移动性管理和服务质量的研究

摘要第1-7页
ABSTRACT第7-11页
目录第11-13页
第一章 绪论第13-29页
   ·引言第13-15页
   ·移动性管理和QoS保证的机制的研究现状第15-19页
     ·移动无线Internet的移动性管理协议第15-17页
     ·移动无线Internet中的QoS保证机制第17-19页
   ·本论文的主要研究问题第19-21页
   ·本论文的主要贡献第21-22页
   ·本论文的结构安排第22-23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23-29页
第二章 全IP移动无线网络中移动性管理机制的研究与改进第29-55页
   ·背景介绍第29-30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30-38页
     ·网络层移动性管理与QoS保证研究现状第30-35页
     ·移动无线网络中的资源预留和分配算法第35-38页
   ·基于动态指针转发链和概率性资源预留的移动性管理机制第38-44页
     ·网络参考模型第39-40页
     ·DPFPR机制中的概率性资源预留机制第40-42页
     ·DPFPR机制中的基于动态指针转发链的移动性管理机制第42-44页
   ·性能分析第44-51页
     ·节点的移动模型第44-46页
     ·更新指针转发链分析第46-48页
     ·概率性的资源预留分析第48页
     ·数值结果分析第48-51页
   ·本章小结第51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51-55页
第三章 IEEE 802.16d/e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中接纳控制机制的研究第55-80页
   ·相关研究背景第55-61页
     ·IEEE 802.16的标准发展介绍第55-56页
     ·IEEE 802.16d/e的协议介绍第56-57页
     ·IEEE 802.16d/e的MAC层提供的QoS特性第57-6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61-65页
     ·移动无线网路中的接纳控制机制的研究现状第61-64页
     ·IEEE 802.16 MAC提供QoS的的研究现状第64-65页
   ·IEEE 802.16d/e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接纳控制机制和带宽分配机制第65-70页
     ·IEEE 802.16d/e宽带无线接入系统的MAC层的QoS架构第65-66页
     ·自适应QoS的接纳控制机制第66-70页
   ·性能分析与比较第70-75页
     ·模型描述与理论分析第70-73页
     ·数值结果分析第73-75页
   ·本章小结第75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75-80页
第四章 IEEE 802.16d/e的宽带接入网络切换机制的研究第80-97页
   ·背景介绍第80-83页
     ·IEEE 802.16e的接入技术第80-81页
     ·IEEE 802.16e的切换模式第81-83页
   ·无缝切换的IEEE 802.16e的移动性管理架构第83-91页
     ·IEEE 802.16e移动性宽带接入网络的切换机制的研究现状第83-87页
     ·IEEE 802.16e宽带无线接入网络中无缝的移动性管理架构第87-91页
   ·数值结果与仿真分析第91-94页
   ·本章小结第94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94-97页
第五章 异构网络之间的移动性管理的研究第97-112页
   ·异构网络间移动性管理的研究现状第97-103页
     ·系统发现阶段第98-99页
     ·切换检测阶段第99-100页
     ·现有的异构网络间的切换机制第100-103页
   ·IEEE 802.16宽带接入网与现有的网络的融合第103-107页
     ·与其他移动通信系统的比较第103页
     ·与现有的3G网络的融合第103-105页
     ·IEEE 802.21的媒体无关切换工作组第105-107页
   ·WMAN和WLAN之间的垂直切换第107-109页
     ·从WMAN到WLAN的切换第107-109页
     ·从WLAN到WMAN的切换第109页
   ·本章小结第109-110页
 本章参考文献第110-112页
第六章 结束语第112-115页
致谢第115-116页
附录: 攻博期间己完成论文列表第116页

论文共116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Synth的可视化组件外观设计
下一篇:拉萨市城关区社区治理模式的选择及完善社区治理的对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