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1页 |
| ·课题研究背景 | 第8页 |
| ·选题的意义与价值 | 第8-9页 |
| ·论文的主要工作 | 第9页 |
| ·论文组织 | 第9页 |
| ·本章小结 | 第9-11页 |
| 第二章 MIPS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系统分析 | 第11-27页 |
| ·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系统简介 | 第11-12页 |
| ·硬件平台概况 | 第12-16页 |
| ·RMI XLR732处理器 | 第12-15页 |
| ·硬件平台系统设计框图 | 第15-16页 |
| ·XLR处理器的多核与多线程结构 | 第16-19页 |
| ·多核与多线程技术分析 | 第16-18页 |
| ·XLR处理器的多核与多线程结构 | 第18-19页 |
| ·XLR处理器体系结构 | 第19-25页 |
| ·虚拟地址空间分配 | 第20页 |
| ·虚拟地址与物理地址转换 | 第20-21页 |
| ·协处理器0(CP0) | 第21-22页 |
| ·协处理器2(CP2) | 第22-23页 |
| ·异常和中断理论分析 | 第23-25页 |
| ·虚拟 MIPS模式 | 第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第三章 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环境下软件系统的分析与设计 | 第27-33页 |
| ·多核环境下的软件系统架构 | 第27-32页 |
| ·非对称多处理(A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AMP) | 第27-29页 |
| ·对称多处理(Symmetric multiprocessing, SMP) | 第29-31页 |
| ·混合多处理(Bound multiprocessing, BMP) | 第31-32页 |
| ·开发平台的软件系统设计 | 第32页 |
| ·本章小结 | 第32-33页 |
| 第四章 多核多线程处理器环境下软件系统的实现 | 第33-56页 |
| ·软件系统组成 | 第33-47页 |
| ·Bootloader | 第33-41页 |
| ·Linux | 第41-44页 |
| ·VxWorks | 第44-47页 |
| ·AMP架构软件系统 | 第47-52页 |
| ·AMP架构系统启动流程 | 第47-48页 |
| ·TLB映射 | 第48-50页 |
| ·物理地址映射 | 第50-52页 |
| ·系统间同步及通信机制 | 第52-55页 |
| ·自旋锁实现与改进 | 第52-55页 |
| ·消息管理机制 | 第55页 |
| ·本章小结 | 第55-56页 |
| 第五章 论文总结 | 第56-58页 |
| ·总结 | 第56页 |
| ·下一步工作 | 第56-58页 |
| 致谢 | 第58-59页 |
| 参考文献 | 第59-60页 |
| 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