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论民事执行中的实体救济制度

内容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1页
前言第11-12页
第一章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概述第12-32页
 第一节 民事执行权概述第12-16页
  一、民事执行权的概念第12-14页
  二、民事执行权的性质第14-16页
 第二节 民事执行救济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件第16-20页
  一、民事执行救济的概念第16-18页
  二、民事执行救济的特征第18-19页
  三、民事执行救济的构成要件第19-20页
 第三节 民事执行救济的分类第20-26页
  一、程序上的执行救济第20-21页
  二、实体上的执行救济第21-25页
  三、两种救济方法的区别第25-26页
 第四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理论和事实基础第26-29页
  一、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理论基础第26-27页
  二、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事实基础第27-29页
 第五节 民事执行救济制度的功能第29-32页
第二章 域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实体救济制度评析第32-39页
 第一节 域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实体救济制度概述第32-37页
  一、德国的实体救济制度第32-34页
  二、瑞士的实体救济制度第34页
  三、日本的实体救济制度第34-35页
  四、法国的实体救济制度第35-36页
  五、我国台湾地区的实体救济制度第36-37页
 第二节 综合评析第37-39页
第三章 我国实体救济制度的现状和缺陷第39-47页
 第一节 实体救济制度的现状第39-43页
  一、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概念第39-40页
  二、提起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条件第40-41页
  三、对案外人异议之诉的审查和处理第41-43页
  四、案外人异议之诉的性质界定第43页
 第二节 实体救济制度存在的主要缺陷第43-45页
  一、缺乏完善的异议之诉制度第43-44页
  二、缺乏完善的检察监督机制第44页
  三、案外人异议之诉存在的缺陷第44-45页
 第三节 实体救济制度的缺陷成因分析第45-47页
  一、“重实体轻程序”、“重审判轻执行”的传统观念的存在和影响第45-46页
  二、执行救济理论研究不深入第46页
  三、对民事执行权的性质认识不清第46-47页
第四章 我国实体救济制度的重新构建第47-56页
 第一节 构建实体救济制度的指导原则第47-48页
  一、公正、效率和经济原则第47页
  二、救济法定原则第47-48页
  三、分权制衡原则第48页
  四、借鉴先进立法经验与我国的基本国情相结合的原则第48页
 第二节 实体救济制度的具体构建第48-56页
  一、建立债务人异议之诉制度第48-51页
  二、建立第三人异议之诉制度第51-52页
  三、建立参与分配之诉制度第52-56页
结语第56-57页
参考文献第57-58页

论文共58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纳米Fe3O4磁性复合丁腈橡胶的摩擦、磨损性能研究
下一篇:组织芯片研究STAT3及VEGF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