门光尺研究
|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9页 |
| 1 绪论 | 第9-16页 |
|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 第9-10页 |
| ·研究背景 | 第9-10页 |
| ·研究目的 | 第10页 |
| ·研究意义 | 第10页 |
| ·国内外研究概况 | 第10-14页 |
| ·研究存在的问题 | 第14页 |
| ·研究内容及方法 | 第14-16页 |
| 2 门光尺的基本建制 | 第16-27页 |
| ·门光尺的基本建制 | 第16-25页 |
| ·门光尺的名称 | 第16-18页 |
| ·门光尺的比值 | 第18-21页 |
| ·门光尺的长度 | 第21-25页 |
| ·本章小结 | 第25-27页 |
| 3 门光尺的理 | 第27-34页 |
| ·阴阳平衡之理 | 第27-28页 |
| ·《周易》当位、得正之理 | 第28-29页 |
| ·九宫飞白之理 | 第29-31页 |
| ·五行生克之理 | 第31-33页 |
| ·本章小结 | 第33-34页 |
| 4 门光尺的象数 | 第34-53页 |
| ·字序与星序 | 第34-40页 |
| ·秦汉时期门光尺之字序与星序 | 第37页 |
| ·南宋至明初期门光尺之字序与星序 | 第37-38页 |
| ·明中期至清初期门光尺之字序与星序 | 第38页 |
| ·清初期至今门光尺之字序与星序 | 第38-40页 |
| ·字位与星位 | 第40-45页 |
| ·秦汉时期门光尺之字位与星位 | 第40页 |
| ·南宋至明初期门光尺之字位与星位 | 第40-41页 |
| ·明中期至清初期门光尺之字位与星位 | 第41-42页 |
| ·清初期至今门光尺之字位与星位 | 第42-45页 |
| ·字象与星象 | 第45-51页 |
| ·秦汉时期门光尺之字象与星象 | 第45-46页 |
| ·南宋至明初期门光尺之字象与星象 | 第46-47页 |
| ·明中期至清初期门光尺之字象与星象 | 第47-51页 |
| ·清初期至今门光尺之字象与星象 | 第51页 |
| ·本章小结 | 第51-53页 |
| 5 门光尺的用尺法则 | 第53-58页 |
| ·量尺顺序 | 第53-56页 |
| ·秦汉时期的量尺顺序 | 第53-54页 |
| ·唐宋时期的量尺顺序 | 第54页 |
| ·明清时期的量尺顺序 | 第54-56页 |
| ·取吉原则 | 第56-57页 |
| ·秦汉时期的取吉原则 | 第56页 |
| ·唐宋时期的取吉原则 | 第56-57页 |
| ·明清时期的取吉原则 | 第57页 |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 6 门光尺的应用 | 第58-62页 |
| ·秦汉时期门光尺的应用 | 第58页 |
| ·唐宋时期门光尺的应用 | 第58-59页 |
| ·明清时期门光尺的应用 | 第59-61页 |
| ·本章小结 | 第61-62页 |
| 结论 | 第62-64页 |
| 参考文献 | 第64-67页 |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67-68页 |
| 致谢 | 第68-6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