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引言 | 第12-13页 |
1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废水处理技术和炭膜及其应用的研究进展 | 第13-44页 |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发展 | 第13页 |
·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的组成及特点 | 第13-21页 |
·反应器的组成 | 第13-15页 |
·膜材质与膜组件型式 | 第15-17页 |
·反应器的特点 | 第17-21页 |
·MABR的研究、应用及其发展前景 | 第21-35页 |
·MABR运行的影响因素 | 第21-25页 |
·MABR生物膜微生物学研究 | 第25-27页 |
·MABR建模 | 第27-29页 |
·MABR的应用 | 第29-35页 |
·MABR的发展前景 | 第35页 |
·废水生物脱氮技术 | 第35-38页 |
·传统生物脱氮技术 | 第35-36页 |
·同步硝化反硝化 | 第36-37页 |
·短程硝化反硝化 | 第37-38页 |
·厌氧氨氧化 | 第38页 |
·好氧反氨化 | 第38页 |
·炭膜及其在环境领域中的应用 | 第38-42页 |
·炭膜的分类 | 第39页 |
·炭膜的性能 | 第39-40页 |
·炭膜在环境领域的应用 | 第40-42页 |
·本课题的研究目的、意义及研究内容 | 第42-44页 |
·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42-43页 |
·研究内容 | 第43-44页 |
2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生活污水实验研究 | 第44-66页 |
·煤基管式炭膜的制备及其主要特性 | 第44-46页 |
·炭膜的制备 | 第44页 |
·炭膜孔结构性能表证 | 第44-45页 |
·煤基炭膜膜组件的主要特性 | 第45-4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46-50页 |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实验系统 | 第46页 |
·实验用水与接种污泥 | 第46-47页 |
·分析项目与方法 | 第47-50页 |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运行实验研究 | 第50-58页 |
·实验过程简介 | 第50页 |
·炭膜氧传递能力 | 第50-51页 |
·炭膜对微生物的吸附能力 | 第51-52页 |
·反应器挂膜启动阶段 | 第52-53页 |
·反应器连续运行效果 | 第53-57页 |
·反应器氧利用情况 | 第57页 |
·生物膜特性 | 第57-58页 |
·炭膜膜清洗与膜污染 | 第58-62页 |
·炭膜清洗方式的研究 | 第58-60页 |
·膜污染分析 | 第60-62页 |
·炭膜和其他膜在MABR中的应用比较 | 第62-64页 |
·小结 | 第64-66页 |
3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处理无机含氨氮污水研究 | 第66-7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66-67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用水 | 第66页 |
·分析方法 | 第66-67页 |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硝化作用和氧利用率研究 | 第67-73页 |
·短程硝化及其主要影响因素 | 第67-69页 |
·实验过程简介 | 第69-70页 |
·反应器硝化作用及溶氧变化 | 第70-73页 |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氨氮去除负荷 | 第73-75页 |
·实验过程简介 | 第73页 |
·反应器最大氨氮去除负荷的研究 | 第73-75页 |
·小结 | 第75-76页 |
4. 炭膜曝气生物膜反应器运行条件优化 | 第76-89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6-77页 |
·实验装置和实验用水 | 第76页 |
·分析方法 | 第76-77页 |
·实验过程简介 | 第77-78页 |
·炭膜重复挂膜实验 | 第78页 |
·内膜空气压力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78-81页 |
·进水碳氮比对处理效果及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 第81-85页 |
·进水碳氮比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81-83页 |
·进水碳氮比对生物膜活性的影响 | 第83-85页 |
·HRT对处理效果的影响 | 第85-87页 |
·反应器抗冲击能力的研究 | 第87-88页 |
·小结 | 第88-89页 |
5. 反应器生物膜微生物学研究 | 第89-117页 |
·概述 | 第89-90页 |
·荧光原位杂交 | 第90-96页 |
·荧光原位杂交原理 | 第91-92页 |
·硝化细菌分类及探针 | 第92-94页 |
·FISH技术对硝化细菌的研究 | 第94-9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96-100页 |
·FISH实验所用探针及杂交条件 | 第96-97页 |
·实验玻片处理及药品配制 | 第97-99页 |
·杂交步骤 | 第99-100页 |
·处理无机含氨氮废水生物膜硝化菌微生物学研究 | 第100-107页 |
·硝化菌生物膜种群结构分析 | 第100-106页 |
·硝化菌空间分布 | 第106-107页 |
·硝化菌生物膜表面特性 | 第107页 |
·处理人工模拟生活污水(碳氮比5:1)生物膜硝化菌微生物学研究 | 第107-115页 |
·异养/自养复合菌生物膜硝化菌种群结构分析 | 第108-112页 |
·硝化菌空间分布 | 第112-114页 |
·异养/自养复合菌生物膜表面特性 | 第114-115页 |
·小结 | 第115-117页 |
6. 结论、创新点与建议 | 第117-120页 |
·结论 | 第117-118页 |
·创新点 | 第118-119页 |
·建议 | 第119-120页 |
参考文献 | 第120-131页 |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 第131-132页 |
致谢 | 第132-13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