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NET半实物仿真系统中数据汇聚分发子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14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4-19页 |
·研究背景及意义 | 第14-17页 |
·网络仿真与半实物仿真 | 第14-15页 |
·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及发展趋势 | 第15-17页 |
·本论文的课题来源与研究意义 | 第17页 |
·论文目标及组织结构 | 第17-19页 |
·论文研究内容与目标 | 第17-18页 |
·论文的组织结构安排 | 第18-19页 |
第二章 子系统的总体设计 | 第19-32页 |
·无线自组织网半实物仿真系统简介 | 第19-25页 |
·概述 | 第19-20页 |
·系统结构与工作原理 | 第20-22页 |
·系统的协议层次结构 | 第22-23页 |
·系统软件模块结构 | 第23-24页 |
·平台选择 | 第24-25页 |
·汇聚分发子系统的需求分析 | 第25-27页 |
·子系统的地位与作用 | 第25-26页 |
·功能需求与设计目标 | 第26-27页 |
·子系统的整体结构设计 | 第27-28页 |
·子系统的功能模块设计 | 第28-29页 |
·子系统的软件架构设计 | 第29-31页 |
·本章小结 | 第31-32页 |
第三章 链路层数据帧的接收与发送 | 第32-51页 |
·Linux 网络协议栈介绍 | 第32-38页 |
·TCP/IP 协议概述 | 第32-34页 |
·协议栈的分层结构 | 第34页 |
·层次间数据包的传递 | 第34-36页 |
·与操作系统的交互 | 第36-38页 |
·需求分析 | 第38页 |
·链路层数据接收技术 | 第38-41页 |
·数据链路提供者接口DLPI | 第38-39页 |
·SOCK_PACKET 类型套接口 | 第39页 |
·BPF 数据包过滤器 | 第39-40页 |
·Libpcap:系统无关接收函数库 | 第40-41页 |
·链路层数据帧的发送 | 第41-43页 |
·链路层实时通信方案的设计 | 第43-49页 |
·Linux 通信实时性及研究现状 | 第43-44页 |
·数据传输过程中的时延 | 第44页 |
·Linux/RTAI 简介 | 第44-45页 |
·实时通信机制的设计 | 第45-46页 |
·内核空间与用户空间的数据传递 | 第46-47页 |
·测试与分析 | 第47-49页 |
·数据收发方案的讨论与选择 | 第49-50页 |
·本章小结 | 第50-51页 |
第四章 链路控制与数据交互 | 第51-72页 |
·链路控制的需求分析 | 第51-53页 |
·链路控制协议简介 | 第53-61页 |
·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 第53-54页 |
·其它链路控制协议 | 第54-56页 |
·流量控制技术介绍 | 第56-61页 |
·子系统的链路控制 | 第61页 |
·数据帧的发送规则 | 第61-65页 |
·非对称的流量控制方案 | 第62-63页 |
·客户端的发送窗口 | 第63-64页 |
·客户端数据帧的合并发送 | 第64-65页 |
·帧类型的定义 | 第65-66页 |
·链路控制帧 | 第65-66页 |
·数据信息帧 | 第66页 |
·协议数据单元格式 | 第66-67页 |
·数据交互时序 | 第67-69页 |
·数据传输性能测试与分析 | 第69-71页 |
·测试环境与条件 | 第69-70页 |
·测试结果及分析 | 第70-71页 |
·本章小结 | 第71-72页 |
第五章 子系统实现的关键要点分析 | 第72-80页 |
·数据帧接收与发送的过程 | 第72-76页 |
·MAC 地址与无线网络接口的映射关系 | 第72-73页 |
·服务器端帧的接收算法 | 第73-74页 |
·客户端帧的发送算法 | 第74页 |
·客户端数据发送状态转换关系 | 第74-76页 |
·数据帧的管理 | 第76-77页 |
·数据帧管理的需求 | 第76页 |
·数据帧管理方案 | 第76-77页 |
·统计信息的收集 | 第77-78页 |
·子系统提供的函数接口 | 第78-79页 |
·服务器端的接口函数 | 第78-79页 |
·客户端的接口函数 | 第79页 |
·本章小结 | 第79-80页 |
第六章 结束语 | 第80-81页 |
致谢 | 第81-82页 |
参考文献 | 第82-85页 |
攻硕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 第85-8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