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4页 |
引言 | 第14-16页 |
1 文献综述 | 第16-30页 |
·植物抗病R基因研究概况 | 第16-21页 |
·抗病R蛋白分类 | 第17页 |
·植物中NBS-LRR类抗病蛋白 | 第17-18页 |
·抗病R蛋白与无毒Avr蛋白的相互作用 | 第18-19页 |
·抗病R蛋白介导的抗病防御反应 | 第19-20页 |
·抗病R蛋白介导的抗病信号传导 | 第20-21页 |
·杨树叶锈病抗病分子标记与抗病基因研究概况 | 第21-29页 |
·杨树叶锈病 | 第21-22页 |
·杨树抗M.larici-populina研究 | 第22-24页 |
·杨树抗M.medusae和M.occidentalis及其杂合菌研究 | 第24-27页 |
·存在问题 | 第27-29页 |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 第29-30页 |
2 毛白杨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30-52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31-34页 |
·植物材料与叶锈病接种试验 | 第31-32页 |
·基因组DNA的提取与NBS编码序列的克隆 | 第32页 |
·三倍体毛白杨RGA的序列分析 | 第32-33页 |
·基因转换的检测 | 第33页 |
·总RNA的提取与cDNA的制备 | 第33-34页 |
·实时荧光定量PCR | 第34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34-48页 |
·毛白杨高抗无性系的筛选 | 第34-35页 |
·三倍体毛白杨NBS型抗病基因同源序列的克隆与分析 | 第35-37页 |
·三倍体毛白杨RGA与毛果杨基因组序列的比较分析 | 第37-40页 |
·三倍体毛白杨RGA序列的进化树分析 | 第40-43页 |
·核苷酸替换与基因交换的计算 | 第43-47页 |
·RGA在三倍体毛白杨各组织器官中的表达 | 第47-48页 |
·讨论 | 第48-52页 |
·三倍体毛白杨RGA的克隆 | 第48-49页 |
·三倍体毛白杨RGA的进化 | 第49-50页 |
·三倍体毛白杨RGA的相对表达 | 第50-52页 |
3 毛白杨抗锈病基因的克隆与功能分析 | 第52-74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52-56页 |
·植物材料 | 第52-53页 |
·总RNA的提取与毛白杨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分离 | 第53页 |
·三倍体毛白杨材料的诱导处理 | 第53页 |
·毛白杨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活体表达研究 | 第53页 |
·毛白杨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第53-54页 |
·总DNA的提取与Southern杂交分析 | 第54页 |
·烟草遗传转化 | 第54-55页 |
·转基因烟草的病毒接种试验与检测 | 第55页 |
·PtDRG基因RNA干扰载体的构建与三倍体毛白杨遗传转化 | 第55-5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56-67页 |
·毛白杨锈病抗性相关基因的克隆与分析 | 第56-59页 |
·抗病相关基因的表达研究 | 第59-60页 |
·抗病基因的原核表达研究 | 第60-62页 |
·PtDRG01基因转化烟草的研究 | 第62-66页 |
·PtDRG基因干扰载体转化杨树的研究 | 第66-67页 |
·讨论 | 第67-74页 |
4 杨树抗病基因的结构、进化与表达研究 | 第74-106页 |
·材料与方法 | 第75-76页 |
·毛果杨抗病基因的序列分析 | 第75页 |
·三倍体毛白杨材料的处理 | 第75-76页 |
·三倍体毛白杨总RNA提取与cDNA的制备 | 第76页 |
·定量PCR分析 | 第76页 |
·结果与分析 | 第76-101页 |
·毛果杨抗病基因的结构分析 | 第76-79页 |
·杨树抗病基因序列的进化树分析 | 第79-82页 |
·杨树抗病基因核苷酸替换与基因交换的计算 | 第82-91页 |
·抗病基因在三倍体毛白杨各器官中的相对表达 | 第91-98页 |
·抗病基因在逆境条件下的应答反应 | 第98-101页 |
·讨论 | 第101-106页 |
·杨树抗病基因的结构与进化 | 第101-103页 |
·杨树抗病基因的表达 | 第103-106页 |
5 结论与建议 | 第106-109页 |
·结论 | 第106-107页 |
·建议 | 第107-109页 |
参考文献 | 第109-119页 |
个人简介 | 第119-120页 |
导师简介 | 第120-121页 |
博士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登录的基因 | 第121-123页 |
致谢 | 第12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