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6页 |
| ABSTRACT | 第6-10页 |
| 1.研究进展与选题依据 | 第10-18页 |
| ·有关下腰痛的研究进展 | 第10-17页 |
| ·下腰痛 | 第10-11页 |
| ·腰椎牵引 | 第11页 |
| ·腰椎牵引对下腰痛的影响 | 第11-17页 |
| ·选题依据 | 第17-18页 |
| 2.研究材料与方法 | 第18-21页 |
| ·研究对象 | 第18页 |
| ·研究方法 | 第18-21页 |
| ·随机分组 | 第18-19页 |
| ·主要指标及测定方法 | 第19-21页 |
| ·疗效评定 | 第21页 |
| ·数据处理 | 第21页 |
| 3.实验结果 | 第21-39页 |
| ·样本情况 | 第21-22页 |
| ·下腰痛 | 第22-37页 |
| ·牵引治疗前、中、后,两种牵引力量对患者主观症状的影响 | 第22-25页 |
| ·牵引治疗前、中、后,两种牵引力量对患者体征的影响 | 第25-29页 |
| ·牵引治疗前、中、后,两种牵引力量对患者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 第29-36页 |
| ·牵引治疗前、中、后,两种牵引力量效果比较 | 第36-37页 |
| ·坐位体前屈 | 第37-39页 |
| ·两种牵引力量选取与病人体重之间关系比较 | 第39页 |
| 4.分析与讨论 | 第39-46页 |
| ·现代医学对LBP发病机理的认识 | 第39-41页 |
| ·两种牵引力量对下腰痛的影响 | 第41-45页 |
| ·两种治疗方法均有显著疗效 | 第41-43页 |
| ·两种治疗方案之间没有显著性差异 | 第43-45页 |
| ·两种牵引力量对坐位体前屈的影响 | 第45-46页 |
| 5.结论与建议 | 第46-47页 |
| ·结论 | 第46页 |
| ·建议 | 第46-47页 |
| 6.致谢 | 第47-48页 |
| 7.参考文献 | 第48-51页 |
| 附录A | 第51-52页 |
|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 第5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