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15页 |
导论 | 第15-22页 |
1.目的和意义 | 第15-16页 |
2.文献综述 | 第16-21页 |
3.基本思路和逻辑结构 | 第21页 |
4.研究方法 | 第21-22页 |
1. 表决权信托的基本理论 | 第22-37页 |
·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历史沿革 | 第22-26页 |
·表决权信托制度在美国的起源和发展 | 第22-24页 |
·大陆法系国家(地区)的表决权信托制度概况 | 第24-26页 |
·表决权信托的本质和特征 | 第26-30页 |
·表决权信托的本质——对公司控制权的集中 | 第26-28页 |
·表决权信托的法律特征 | 第28-30页 |
·表决权信托与类似法律制度的比较 | 第30-34页 |
·表决权信托与表决权代理的比较 | 第30-31页 |
·表决权信托与表决权拘束协议的比较 | 第31-33页 |
·表决权信托与股权委托管理的比较 | 第33页 |
·表决权信托与表决权买卖的比较 | 第33-34页 |
·表决权信托制度的价值取向 | 第34-36页 |
·小结 | 第36-37页 |
2. 表决权信托基本法律制度 | 第37-51页 |
·表决权信托的设立及生效 | 第37-38页 |
·表决权信托的设立程序 | 第37-38页 |
·表决权信托的生效要件 | 第38页 |
·表决权信托的当事人及其权利、义务 | 第38-45页 |
·委托人及其权利、义务 | 第38-40页 |
·受托人及其权利、义务 | 第40-43页 |
·受益人及其权利、义务 | 第43-45页 |
·表决权信托的期间和终止 | 第45-47页 |
·表决权信托的期间 | 第45页 |
·表决权信托的终止 | 第45-47页 |
·表决权信托的无效与可撤销 | 第47-49页 |
·表决权信托的无效 | 第47-48页 |
·表决权信托的可撤销 | 第48-49页 |
·违反表决权信托契约的法律救济 | 第49-50页 |
·小结 | 第50-51页 |
3. 我国建立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51-59页 |
·我国建立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必要性 | 第51-55页 |
·参与国有股权运营,实现国有资产市场化运作 | 第51-52页 |
·保护中小股东利益,优化上市公司治理结构 | 第52-54页 |
·保持上市公司股权结构的相对稳定 | 第54页 |
·表决权信托可以成为我国信托市场的特色业务 | 第54-55页 |
·我国建立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可行性 | 第55-58页 |
·我国已经具备了建立表决权信托制度的市场环境 | 第55-56页 |
·我国已具备了建立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法制环境 | 第56-57页 |
·实践中出现的表决权信托的成功案例证明表决权信托在我国具有现实基础 | 第57-58页 |
·小结 | 第58-59页 |
4. 构建我国表决权信托制度的法律思考 | 第59-70页 |
·海外表决权信托制度对我国的启示 | 第59-63页 |
·法律应当随着社会经济生活的发展而不断完善 | 第59-60页 |
·法律移植必须结合本国实际,以免出现水土不服 | 第60-61页 |
·正确处理法律制度的利弊选择关系 | 第61-63页 |
·构建我国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立法建议 | 第63-68页 |
·构建我国表决权信托制度的立法模式 | 第63-65页 |
·我国表决权信托法律制度的具体设计 | 第65-68页 |
·小结 | 第68-70页 |
结束语 | 第70-71页 |
参考文献 | 第71-74页 |
后记 | 第74-75页 |
致谢 | 第75-76页 |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目录 | 第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