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5页 |
英文摘要 | 第5-11页 |
1 绪论 | 第11-27页 |
·选题背景 | 第11-13页 |
·研究意义 | 第13-17页 |
·实践意义 | 第13-14页 |
·理论意义 | 第14-17页 |
·文献综述 | 第17-22页 |
·有关管制研究的经济学文献综述 | 第17-18页 |
·近年来经济法管制范式研究 | 第18-20页 |
·有关土地使用管制文献研究 | 第20-22页 |
·本文的创新 | 第22-23页 |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 第23-25页 |
·比较分析的方法 | 第23页 |
·经济分析的方法 | 第23页 |
·研究目标的限定 | 第23-25页 |
·本论文结构 | 第25-27页 |
2 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概述 | 第27-39页 |
·概念界定 | 第27-35页 |
·管制、规制与监管 | 第27-28页 |
·管制的成本与收益 | 第28-29页 |
·经济性管制与社会性管制 | 第29-30页 |
·市场失败 | 第30-31页 |
·土地使用权市场 | 第31-34页 |
·土地使用管制 | 第34-35页 |
·土地使用管制制度的公共目标 | 第35-39页 |
·粮食安全 | 第36-37页 |
·资源安全与生态环境保护 | 第37页 |
·基本居住权的保障 | 第37页 |
·反贫困 | 第37-39页 |
3 土地使用管制制度的理论基础 | 第39-51页 |
·财产权利限制的哲学基础 | 第39-43页 |
·以财产权绝对性为核心的近代财产权哲学 | 第40-42页 |
·以财产权责任理论为核心的现代财产哲学 | 第42-43页 |
·土地财产权限制的宪法学基础 | 第43-46页 |
·宪法规范对财产权的保障 | 第43-45页 |
·财产权限制与补偿的宪法理论 | 第45-46页 |
·土地财产权的公益限制与私益限制 | 第46-51页 |
·土地财产权限制的理论来源 | 第46页 |
·土地财产权的两类限制 | 第46-47页 |
·土地财产权的公益限制 | 第47-49页 |
·土地财产权利的私益限制 | 第49页 |
·公益限制与私益限制的形式替代 | 第49-51页 |
4 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的比较借鉴 | 第51-61页 |
·美国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 第51-54页 |
·美国土地使用管制制度背景 | 第51页 |
·美国农地使用管制制度 | 第51-52页 |
·美国城市土地使用管制制度 | 第52-54页 |
·加拿大土地使用管制制度 | 第54-55页 |
·土地利用规划体系 | 第54-55页 |
·土地使用管制制度的实施 | 第55页 |
·日本土地使用管制制度 | 第55-57页 |
·农地使用管制 | 第56页 |
·城市土地使用管制 | 第56-57页 |
·我国台湾地区土地使用管制制度 | 第57-58页 |
·综合开发计划 | 第57页 |
·区域计划 | 第57页 |
·都市土地使用计划 | 第57-58页 |
·非都市土地使用计划 | 第58页 |
·国际经验对我国的启示 | 第58-61页 |
·管制制度的公益性 | 第58-59页 |
·管制规划的协调性 | 第59页 |
·管制手段的综合性 | 第59-60页 |
·目标的多重性 | 第60-61页 |
5 农村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 第61-77页 |
·农地利用规划法律制度 | 第61-63页 |
·土地利用规划 | 第61-62页 |
·土地利用计划 | 第62-63页 |
·集体农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 第63-70页 |
·农地使用管制必要性 | 第63-65页 |
·农地分类许可转用制度 | 第65-67页 |
·使用管制与收益补偿制度 | 第67-70页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使用管制制度研究 | 第70-77页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规划制度 | 第70-72页 |
·农村集体建设用地管制制度的实施 | 第72-77页 |
6 城市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研究 | 第77-85页 |
·城市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概述 | 第77-80页 |
·城市土地的特殊性 | 第77页 |
·城市土地管制的必要性 | 第77-78页 |
·城市规划法律制度 | 第78-80页 |
·城市土地分类使用管制 | 第80-85页 |
·公益用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 | 第80-82页 |
·非公益用地使用管制 | 第82-85页 |
7 土地使用管制与补偿法律制度 | 第85-97页 |
·使用管制与补偿法律制度概述 | 第85页 |
·收益分配与开发补偿 | 第85-88页 |
·土地开发过程中的收益分配冲突 | 第85-87页 |
·开发补偿法律制度的研究视角 | 第87-88页 |
·现行开发补偿制度主要内容及其缺陷 | 第88-91页 |
·我国现行开发补偿法律制度的主要内容 | 第88-89页 |
·现行开发补偿制度的缺陷分析 | 第89-90页 |
·我国开发补偿法律制度缺陷的成因分析 | 第90-91页 |
·土地发展权的制度设计 | 第91-94页 |
·土地发展权产生与概念 | 第91-92页 |
·土地发展权的初始配置 | 第92-93页 |
·土地发展权收益分配 | 第93-94页 |
·增加土地发展权收益补偿的对策 | 第94-97页 |
·在农地征收补偿中明确土地发展权收益 | 第94页 |
·由农村集体直接分享集体建设用地的土地发展权收益 | 第94-95页 |
·在城市房屋拆迁过程中明确土地发展权收益补偿 | 第95-97页 |
8 土地使用管制法律制度的完善 | 第97-109页 |
·土地使用权制度的完善 | 第97-99页 |
·完善财产权制度的意义 | 第97-98页 |
·建立城乡统一的土地使用权市场 | 第98-99页 |
·规划制度的完善 | 第99-102页 |
·统一城乡规划制度 | 第99-101页 |
·规划权与财产权的互动关系 | 第101-102页 |
·管制法律责任的完善 | 第102-109页 |
·法律责任概述 | 第102页 |
·土地使用管制法律责任体系 | 第102-104页 |
·土地违法现象的成因 | 第104-106页 |
·法律责任条款的改进 | 第106-109页 |
致谢 | 第109-111页 |
参考文献 | 第111-115页 |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成果目录 | 第11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