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建筑科学论文--地下建筑论文--区域规划、城乡规划论文--城市规划论文--城市规划布局论文--总体规划论文

渝东北翼生态保护与城镇发展研究

中文摘要第1-4页
英文摘要第4-10页
图表目录第10-13页
1 绪论第13-18页
   ·论文选题第13-14页
     ·选题的缘起与目的第13页
     ·研究的意义第13-14页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第14页
     ·研究对象与内容第14页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第14页
   ·国内外现状综述第14-16页
     ·国外区域研究状况第14-15页
     ·国内研究状况第15-16页
   ·研究方法及工作框架第16-18页
     ·研究方法第16-17页
     ·研究框架第17-18页
2 区域概况第18-46页
   ·区位与发展背景第18-22页
     ·区位与构成第18-19页
     ·时代背景第19-20页
     ·重庆市的新形势第20页
     ·渝东北翼在新形势下的机遇和挑战第20-22页
   ·区域现状重点生态问题分析第22-38页
     ·不同空间类型的生态问题第22-23页
     ·森林覆盖率低下(共性)第23-24页
     ·水土流失(共性)第24-26页
     ·库区消落带(库区型个性问题)第26-29页
     ·地质灾害(库区型个性)第29-32页
     ·迁建对文化生态的冲击(库区型个性)第32-37页
     ·采矿导致的生态问题(非库区型个性)第37-38页
   ·区域生态的不利影响因素第38-44页
     ·贫困第38-39页
     ·三峡工程第39-44页
   ·小结第44-46页
3 重点生态问题的治理规划第46-66页
   ·生态系统恢复重建战略框架第46-48页
     ·生态系统涵义的拓展第46页
     ·恢复重建原则第46-47页
     ·恢复重建目标第47页
     ·战略框架第47-48页
   ·区域共性问题-水土流失的治理规划第48-52页
     ·平原低山型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第48-50页
     ·中、高山型空间森林覆盖率的恢复第50-52页
   ·库区型的水生态治理规划第52-59页
     ·水污染防治第52-55页
     ·消落带第55-58页
     ·文化生态的恢复与重建第58-59页
   ·非库区型采矿导致的生态隐患的防治第59-60页
     ·采矿导致的生态损失第59页
     ·防治措施第59-60页
   ·生态保护规划整合第60-61页
   ·生态补偿机制的建立第61-63页
     ·原因第61页
     ·原则第61-62页
     ·方法第62-63页
   ·小结第63-66页
4 跨越式的产业发展规划第66-92页
   ·产业发展战略方向第66-68页
     ·产业演进的一般原理第66页
     ·各发展阶段对生态的影响第66-67页
     ·渝东北翼产业发展的特殊情况第67-68页
   ·产业发展基础-资源分析第68-70页
     ·旅游资源第68-69页
     ·农业资源第69页
     ·矿产资源第69-70页
   ·产业选择第70-72页
     ·原则第70页
     ·旅游业第70-72页
     ·绿色食品加工与生态农业第72页
     ·物流业第72页
     ·限制发展采掘、化工产业第72页
   ·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第72-74页
     ·战略目标第72-73页
     ·战略总框架第73-74页
   ·重点产业-旅游业的发展规划第74-89页
     ·旅游景观区划与组合第74-86页
     ·线路规划第86-87页
     ·基础设施建设第87页
     ·配套服务体系建设第87-88页
     ·旅游市场开发与促销第88-89页
   ·生态农业发展规划第89-91页
     ·区划第89页
     ·基于自然生态保护的农业总体战略规划第89-90页
     ·主要农产品加工第90页
     ·市场拓展第90-91页
   ·小结第91-92页
5 基于生态保护的城镇发展研究第92-110页
   ·城镇化发展概况与设想第92-95页
     ·现状第92-93页
     ·未来发展特点预测第93-94页
     ·发展步骤设想及建议第94-95页
   ·城镇体系构建第95-102页
     ·新战略下各城市发展方向与潜力分析第95-96页
     ·城镇规模第96-98页
     ·城镇空间核心第98-99页
     ·发展轴线第99页
     ·城镇体系空间结构第99-100页
     ·职能分工与协作互动第100-102页
   ·统筹城乡的生态规划第102-107页
     ·渝东北翼统筹城乡发展的客观要求第102-104页
     ·渝东北翼城乡统筹发展的切入点第104-106页
     ·方法第106-107页
   ·未来城镇风貌展望第107-109页
     ·库区型-山水城市第107-108页
     ·非库区型-现代田园风貌城镇第108-109页
   ·小结第109-110页
6 结论及建议第110-111页
   ·结论第110页
   ·建议第110-111页
致谢第111-112页
参考文献第112-116页
附录: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第116-117页
附表第117-121页

论文共121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建筑空间结构的分析与评价--基于空间可达性与可理解性
下一篇:以旅游开发为主导的丽江古城遗产保护案例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