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1 绪论 | 第7-15页 |
| ·引言 | 第7-8页 |
| ·基于性能的抗震设计理念 | 第8-9页 |
| ·基于结构性能抗震设计理论的提出 | 第8页 |
| ·基于性能的结构抗震设计方法 | 第8-9页 |
| ·基于能量的抗震设计方法 | 第9-12页 |
| ·能量设计法的发展 | 第9-10页 |
| ·能量设计法的特点 | 第10-11页 |
| ·能量设计法过程 | 第11-12页 |
| ·能量设计法走向实际应用存在的问题 | 第12-14页 |
| ·基于能量的地震动输入选择 | 第13页 |
| ·基于滞回耗能的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确定 | 第13-14页 |
| ·地震作用下结构的破坏准则 | 第14页 |
| ·结构调整方法的问题 | 第14页 |
| ·本论文研究的内容 | 第14-15页 |
| 2 多自由度结构的滞回耗能计算原理 | 第15-28页 |
| ·引言 | 第15页 |
| ·多自由度结构滞回耗能计算原理 | 第15-22页 |
| ·多自由度结构能量反应方程及求解 | 第15-17页 |
| ·结构的力学分析模型 | 第17-18页 |
| ·针对杆系模型的单元模型 | 第18-19页 |
| ·构件的恢复力模型 | 第19-20页 |
| ·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 | 第20-22页 |
| ·多自由度结构能量反应分析步骤 | 第22-23页 |
| ·计算程序及其分析方法 | 第23-25页 |
| ·计算程序 | 第23-24页 |
| ·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的动力分析模型 | 第24-25页 |
| ·能量简化分析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 第25-28页 |
| ·基于滞回耗能的选波 | 第25-26页 |
| ·等效弹塑性单自由度体系的确定 | 第26-28页 |
| 3 基于结构滞回耗能的地震动输入选择 | 第28-46页 |
| ·引言 | 第28-29页 |
| ·影响结构滞回耗能的地震动主要参数 | 第29-34页 |
| ·算例结构 | 第29-30页 |
| ·地震动幅值对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 | 第30-32页 |
| ·地震动频谱特性对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 | 第32页 |
| ·地震动持时对结构滞回耗能的影响 | 第32-34页 |
| ·基于能量概念的选波方案研究 | 第34-39页 |
| ·基于双指标选波的结构滞回耗能统计 | 第35页 |
| ·地面运动能量对结构滞回耗能影响 | 第35-38页 |
| ·增加地震动持时指标后结构滞回耗能统计 | 第38-39页 |
| ·基于滞回耗能选波前提下结构滞回耗能统计 | 第39-45页 |
| ·结构能量时程分析实例 | 第39-41页 |
| ·结构的滞回耗能在总能量中的分配 | 第41-43页 |
| ·结构滞回耗能的层间分配 | 第43-45页 |
| ·小结 | 第45-46页 |
| 4 多自由度体系与单自由度体系基于滞回耗能的等效 | 第46-61页 |
| ·引言 | 第46-47页 |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的能量等效原理 | 第47-48页 |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 | 第47页 |
| ·能量关系分析 | 第47-48页 |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屈服特性确定 | 第48页 |
| ·基于振型分解反应谱法的单自由度体系确定方法 | 第48-53页 |
| ·求解原理 | 第48-50页 |
| ·算例分析 | 第50-53页 |
| ·基于 Pushover 的单自由度体系确定方法 | 第53-57页 |
| ·Pushover 确定原理 | 第53-54页 |
| ·算例分析 | 第54-57页 |
| ·振型分解反应谱法与 Pushover 曲线折线化法的对比 | 第57-60页 |
| ·小结 | 第60-61页 |
| 5 算例验证与结语 | 第61-66页 |
| ·算例验证 | 第61-63页 |
| ·算例设计 | 第61页 |
| ·等效单自由度体系求解 | 第61-62页 |
| ·多自由度与单自由度体系滞回耗能对比 | 第62-63页 |
| ·结语 | 第63-66页 |
| ·本文所取得的主要成果 | 第63-64页 |
|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工作 | 第64-66页 |
| 致谢 | 第66-67页 |
| 参考文献 | 第67-70页 |
| 附录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