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工业技术论文--无线电电子学、电信技术论文--无线通信论文--光波通信、激光通信论文--光纤通信论文

光突发交换网络的故障监测技术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第一章 绪论第8-18页
   ·IP over WDM 网络的演变第8-9页
   ·光网络演变对故障监测技术的要求和挑战第9-13页
     ·透明性的影响第10-11页
     ·高速长距离传送的影响第11-12页
     ·动态性影响第12-13页
   ·光网络的故障监测机制第13-16页
     ·数字包封技术第14-15页
     ·副载波复用技术第15页
     ·光监控信道技术第15-16页
     ·保护信道的监测技术第16页
   ·本文的主要工作与内容安排第16-18页
第二章 光突发交换技术第18-25页
   ·网络结构第18-20页
   ·网络节点结构第20-22页
     ·边缘节点第20-21页
     ·核心节点第21-22页
   ·汇聚算法第22页
   ·信令协议第22-23页
   ·竞争解决第23-24页
   ·信道调度算法第24页
   ·小结第24-25页
第三章 基于探测突发的故障监测机制第25-32页
   ·探测突发及其帧格式第25-28页
   ·具有探测功能的网元结构第28-30页
   ·故障识别机制第30-31页
   ·小结第31-32页
第四章 基于探测圈覆盖的经济型监测方法第32-39页
   ·探测圈覆盖和评价尺度第32-34页
     ·探测圈覆盖第32-33页
     ·评价标准第33-34页
   ·圈覆盖发现算法第34-36页
     ·启发式深度优先搜索(HDFS)第34-35页
     ·最短路径欧拉匹配(SPEM)第35页
     ·启发式生成树圈覆盖算法(HST)第35-36页
   ·仿真和统计结果第36-38页
   ·小结第38-39页
第五章 OBS 网络基于光性能监测的告警过滤机制第39-49页
   ·具有故障监测功能的网元结构第39-43页
     ·具有故障监测功能的OBS 网络节点结构第40-41页
     ·网元结构中的传输实体及其告警能力第41-42页
     ·网元结构中的附加设备及其告警能力第42-43页
   ·告警过滤机制第43-44页
   ·故障定位机制第44-45页
   ·仿真结果第45-48页
   ·监测机制的健壮性分析第48页
   ·小结第48-49页
第六章 结论及未来的工作第49-51页
   ·全文总结第49-50页
   ·未来的工作第50-51页
致谢第51-52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从事的科研工作第52-54页
 1. 项目研究第52页
 2. 发明专利第52页
 3. 论文发表第52-54页
参考文献第54-55页

论文共5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基于LDPC码的IDMA通信系统性能研究
下一篇:LDPC译码算法的研究及其在OFDM系统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