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9页 |
前言 | 第9-11页 |
一、公证权的性质 | 第11-19页 |
(一) 有关公证权性质的争议及其方法论反思 | 第11-13页 |
(二)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及其对公证权研究的影响 | 第13-16页 |
(三) 作为一种社会权力的公证权 | 第16-19页 |
二、公证权的主体 | 第19-27页 |
(一) 公证权主体界定 | 第19-20页 |
(二) 公证权主体(公证机构)的性质 | 第20-23页 |
(三) 公证权主体(公证机构)的组织形式 | 第23-27页 |
三、公证权的内容 | 第27-36页 |
(一) 公证事项的事实认知 | 第27-32页 |
(二) 公证事项的法律判断 | 第32-36页 |
四、公证权的效力 | 第36-42页 |
(一) 公证权的效力来源 | 第36-38页 |
(二) 公证权的效力内容 | 第38-42页 |
五、公证权的监督制约 | 第42-49页 |
(一) 我国公证权监督制约机制的现状及其评价 | 第42-46页 |
(二) 我国公证权监督制约机制的改革和完善 | 第46-49页 |
结语 | 第49-50页 |
参考文献 | 第50-5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