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6页 |
引言 | 第6-8页 |
一、中止犯的存在范围 | 第8-13页 |
(一) 各国对中止犯存在范围的规定 | 第8-9页 |
(二) 我国中止犯存在范围的立法缺憾及完善 | 第9-13页 |
二、中止犯的构成要件 | 第13-24页 |
(一) 各国中止犯构成要件规定及分析 | 第13-18页 |
(二) 各国中止犯构成要件理论学说及本文观点 | 第18-24页 |
三、中止犯减免处罚的根据 | 第24-34页 |
(一) 基于主观主义及其学说 | 第25-27页 |
(二) 基于客观主义及其学说 | 第27-29页 |
(三) 基于折衷主义及其学说 | 第29-30页 |
(四) 中止犯减免处罚根据之我见 | 第30-34页 |
四、共犯的中止 | 第34-43页 |
(一) 共犯中止问题之理论分野及立法例 | 第34-39页 |
(二) 我国刑法学界关于共犯中止问题的观点及其缺憾 | 第39-41页 |
(三) 完善我国共犯中止规定的理性思考 | 第41-43页 |
结论 | 第43-44页 |
注释 | 第44-47页 |
参考文献 | 第47-51页 |
论文摘要 | 第51-55页 |
Abstract | 第55-60页 |
后记 | 第60-61页 |
导师及作者简介 | 第61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