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12页 |
| 第一章 引言 | 第12-24页 |
| 1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 ·巢湖市水源区简介 | 第12-13页 |
| ·巢湖市水源区石油污染现状 | 第13-14页 |
| 2 石油烃污染简介 | 第14-17页 |
| ·石油烃简介 | 第14-15页 |
| ·石油烃污染现状 | 第15-16页 |
| ·石油烃污染危害 | 第16-17页 |
| 3 石油烃污染的修复 | 第17-18页 |
| ·物理化学修复法 | 第17-18页 |
| ·生物修复法 | 第18页 |
| 4 石油烃降解菌种类和降解机理 | 第18-20页 |
| 5 环境因子对石油烃降解菌的影响 | 第20-21页 |
| 6 石油烃含量测定方法 | 第21-23页 |
| ·重量法 | 第21页 |
| ·紫外分光光度法 | 第21-22页 |
| ·荧光分光光度法 | 第22页 |
| ·红外分光光度法 | 第22页 |
| ·气相色谱法 | 第22-23页 |
| 7 本课题研究目的、意义与主要内容 | 第23-24页 |
| ·研究目的、意义 | 第23页 |
| ·研究内容 | 第23-24页 |
| 第二章 巢湖市水源区石油烃与四乙基铅特征研究 | 第24-31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24-26页 |
| ·材料与仪器 | 第24-25页 |
| ·实验材料 | 第24页 |
| ·实验仪器 | 第24-25页 |
| ·采样点布设 | 第25页 |
| ·样品采集与保存 | 第25-26页 |
| ·样品指标测定方法 | 第26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26-30页 |
| ·研究区石油类含量分布特征 | 第27-28页 |
| ·研究区四乙基铅含量分布特征 | 第28-30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30-31页 |
| 第三章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筛选和鉴定 | 第31-56页 |
| 1 实验材料 | 第31-33页 |
| ·实验药品 | 第31页 |
| ·实验仪器 | 第31-32页 |
| ·石油烃来源 | 第32页 |
| ·样品来源 | 第32页 |
| ·培养基 | 第32-33页 |
| 2 实验方法 | 第33-41页 |
|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富集与筛选 | 第33页 |
| ·石油烃降解菌株鉴定 | 第33-38页 |
| ·形态观察 | 第33-34页 |
| ·生理生化实验 | 第34-36页 |
| ·Biofosun药敏鉴定实验 | 第36页 |
| ·降解菌株16S rDNA鉴定 | 第36-38页 |
| ·环境条件对筛选菌株生长影响实验 | 第38-40页 |
| ·温度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 ·初始pH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 ·NaCl浓度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 ·碳源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9页 |
| ·氮源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39-40页 |
| ·环境条件对筛选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 | 第40-41页 |
| ·温度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初始pH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NaCl浓度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40页 |
| ·氮源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40-41页 |
| 3 结果与讨论 | 第41-54页 |
| ·石油烃降解菌株的富集与筛选 | 第41页 |
| ·筛选菌株鉴定 | 第41-48页 |
| ·形态观察 | 第41-42页 |
| ·生理生化实验 | 第42-43页 |
| ·Biofosun药敏鉴定实验 | 第43页 |
| ·降解菌株16S rDNA鉴定 | 第43-48页 |
| ·环境条件对筛选菌株生长影响实验 | 第48-51页 |
| ·温度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48页 |
| ·初始pH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48-49页 |
| ·NaCl浓度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49-50页 |
| ·碳源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0-51页 |
| ·氮源对降解菌株生长的影响 | 第51页 |
| ·环境条件对筛选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实验 | 第51-54页 |
| ·温度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51-52页 |
| ·初始pH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52-53页 |
| ·NaCl浓度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53-54页 |
| ·氮源对降解菌株降解效率的影响 | 第54页 |
| 4 本章小结 | 第54-56页 |
| 第四章 石油烃降解菌株对石油污染蓝藻水样的降解实验 | 第56-64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56-57页 |
| ·水样来源 | 第56页 |
| ·石油烃来源 | 第56页 |
| ·实验菌株 | 第56-57页 |
| ·实验设计 | 第57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57-62页 |
| ·筛选菌株对石油烃污染水样的降解 | 第57-59页 |
| ·筛选菌株对石油烃污染蓝藻水样的降解 | 第59-62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62-64页 |
| 第五章 石油烃降解菌株对污染土壤的降解实验 | 第64-68页 |
| 1 材料与方法 | 第64-65页 |
| ·土样来源 | 第64页 |
| ·石油烃来源 | 第64页 |
| ·实验菌株 | 第64页 |
| ·土壤中石油烃的萃取与测定 | 第64-65页 |
| ·实验设计 | 第65页 |
| 2 结果与讨论 | 第65-67页 |
| ·筛选菌株对石油烃污染土壤的降解 | 第65-66页 |
| ·筛选菌株对灭菌石油烃污染土壤的降解 | 第66-67页 |
| 3 本章小结 | 第67-68页 |
| 第六章 主要结论和展望 | 第68-71页 |
| 1 主要结论 | 第68-70页 |
| 2 工作不足与展望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致谢 | 第76-77页 |
|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位论文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