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及灌浆速度的QTL分析
致谢 | 第1-8页 |
摘要 | 第8-9页 |
1 文献综述 | 第9-22页 |
·玉米数量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9-20页 |
·数量性状的特点及研究 | 第9页 |
·农作物QTL分析的研究进展 | 第9-10页 |
·QTL定位的方法 | 第10-13页 |
·根据统计分析方法分类 | 第10-11页 |
·根据标记区间数目分类 | 第11-13页 |
·动态性状的QTL定位 | 第13-14页 |
·主要QTL作图群体 | 第14-17页 |
·临时性QTL作图群体 | 第14-15页 |
·永久性作图群体 | 第15-16页 |
·作图群体的大小对QTL作图效率的影响 | 第16-17页 |
·DNA分子标记 | 第17-20页 |
·以分子杂交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17页 |
·以PCR为基础的分子标记技术 | 第17-19页 |
·以串联重复的DNA序列为基础的分子标记 | 第19-20页 |
·基于QTL定位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 | 第20页 |
·玉米QTL定位的研究进展 | 第20-22页 |
·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的研究进展 | 第21页 |
·玉米籽粒灌浆速度的研究进展 | 第21-22页 |
2 引言 | 第22页 |
3 材料与方法 | 第22-24页 |
·实验材料 | 第22页 |
·田间试验及相关性状的表型测定 | 第22-23页 |
·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的田间试验 | 第22-23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田间实验 | 第23页 |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及QTL分析 | 第23-24页 |
·遗传连锁图的构建 | 第23页 |
·QTL分析 | 第23-24页 |
4 结果分析 | 第24-53页 |
·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第24-35页 |
·亲本的花丝活力测定 | 第24页 |
·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的田间表现 | 第24-26页 |
·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26-27页 |
·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 | 第27-28页 |
·玉米开花和吐丝相关农艺性状的QTL分析 | 第28-35页 |
·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第35-43页 |
·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田间表现 | 第35页 |
·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相关分析 | 第35-36页 |
·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联合方差分析 | 第36-37页 |
·玉米穗部相关性状的QTL分析 | 第37-43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QTL分析 | 第43-53页 |
·非条件下玉米灌浆速度的QTL分析 | 第43-49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田间表现 | 第43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相关分析 | 第43-44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联合方差分析 | 第44-45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QTL分析 | 第45-49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条件QTL分析 | 第49页 |
·玉米四个时期的灌浆速度差值的QTL分析 | 第49-53页 |
·玉米灌浆速度的条件QTL与非条件QTL比较 | 第53页 |
5 结论与讨论 | 第53-56页 |
·结论 | 第53页 |
·讨论 | 第53-56页 |
·QTL在染色体上分布的热点区域 | 第53-54页 |
·QTL表达的时空特异性及与环境的互作关系 | 第54页 |
·条件与非条件QTL的比较 | 第54-55页 |
·花丝活力在玉米制种中的重要性 | 第55页 |
·玉米灌浆速度遗传研究的重要性 | 第55-56页 |
参考文献 | 第56-64页 |
ABSTRACT | 第64-6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