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7页 |
| 创新点摘要 | 第7-11页 |
| 第1章 引 言 | 第11-12页 |
| 第2章 储层损害原因分析 | 第12-15页 |
| ·粘土电性分析 | 第12-13页 |
| ·粘土颗粒带永久性负电荷 | 第12页 |
| ·粘土颗粒具有可变性负电荷 | 第12-13页 |
| ·粘土颗粒带有正电荷 | 第13页 |
| ·储层水敏性产生的原因 | 第13-14页 |
| ·粘土矿物的水化膨胀 | 第13-14页 |
| ·粘土矿物的分散运移 | 第14页 |
| ·粘土矿物类型与水敏性的关系 | 第14-15页 |
| 第3章 粘土防膨剂开发的文献综述 | 第15-18页 |
| ·无机盐类 | 第15页 |
| ·无机多核聚合物和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15-16页 |
| ·无机多核聚合物 | 第15-16页 |
| ·阳离子表面活性剂 | 第16页 |
| ·有机阳离子聚合物 | 第16-18页 |
| 第4章 阳离子聚合物粘土防膨剂 | 第18-25页 |
| ·主链型阳离子聚合物 | 第18-19页 |
| ·环氧氯丙烷+二甲胺合成工艺 | 第18-19页 |
| ·两种合成工艺产品性能对比评价及分析 | 第19页 |
| ·侧链型阳离子聚合物 | 第19-22页 |
| ·三甲基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 第20页 |
| ·合成条件的优选 | 第20-21页 |
| ·TM、AM 配比的影响 | 第21-22页 |
| ·杂环型阳离子聚合物 | 第22-24页 |
|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丙烯酰胺合成工艺 | 第22-23页 |
| ·二甲基二烯丙基氯化铵+二氧化硫合成工艺 | 第23-24页 |
| ·开展主链型阳离子聚合物合成研究的可行性 | 第24-25页 |
| 第5章 环氧氯丙烷为原料的主链型粘土防膨剂(PTA)合成制备 | 第25-36页 |
| ·合成实验 | 第25-26页 |
| ·主要试剂及装置 | 第25页 |
| ·反应机理 | 第25页 |
| ·聚合 | 第25页 |
| ·阳离子度的测定 | 第25-26页 |
| ·合成条件的优选实验 | 第26-28页 |
| ·合成条件优选实验的必要性和可行性 | 第26页 |
| ·反应时间的确定 | 第26-27页 |
| ·反应温度的确定 | 第27页 |
| ·引发剂用量的选择 | 第27-28页 |
| ·单体摩尔比的选择 | 第28页 |
| ·性能评价实验 | 第28-34页 |
| ·性能评价实验方法的可行性 | 第28页 |
| ·岩屑回收率实验 | 第28-29页 |
| ·静态膨胀实验 | 第29-31页 |
| ·岩芯渗透率实验 | 第31-32页 |
| ·岩芯溶失实验 | 第32-33页 |
| ·膨润土防膨稳定性 | 第33-34页 |
| ·PTA 粘土防膨剂作用机理 | 第34-36页 |
| 第6章 杏南油田储层伤害分析及PTA 粘土防膨剂室内效果评价 | 第36-42页 |
| ·室内岩芯实验分析储层损害原因 | 第36-39页 |
| ·杏八、九区萨Ⅲ组及高台子油田泥质含量分析 | 第36-37页 |
| ·粘土矿物对储层的损害 | 第37-38页 |
| ·储层水敏性实验 | 第38-39页 |
| ·室内实验优选射孔保护液 | 第39-40页 |
| ·室内实验优选清洗剂和防膨剂浓度 | 第40-42页 |
| 第7章 PTA 粘土防膨剂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第42-47页 |
| ·现场评价方法的可行性 | 第42页 |
| ·采取油层保护措施后,初期见到较好效果 | 第42-44页 |
| ·水井:采取油层保护措施后,提高了吸水能力和吸水厚度 | 第42-43页 |
| ·油井:采取油层保护措施提高了产能,改善了近井地带的完善程度 | 第43-44页 |
| ·采取油层保护措施具有持续效果 | 第44-47页 |
| ·高台子油田水井同位素复测情况 | 第44-45页 |
| ·杏八、九区水井同位素复测情况 | 第45页 |
| ·杏十区试验井效果跟踪分析 | 第45-47页 |
| 第8章 复合保护剂效果评价 | 第47-55页 |
| ·研究复合保护剂的目的及意义 | 第47页 |
| ·油层复合保护剂的作用原理 | 第47-49页 |
| ·清洗油层 | 第47页 |
| ·潜在酸酸化 | 第47-48页 |
| ·屏蔽暂堵工艺 | 第48页 |
| ·粘土防膨 | 第48-49页 |
| ·复合油层保护剂体系组成 | 第49页 |
| ·酸液合理反应时间优选实验 | 第49-51页 |
| ·油层复合保护剂室内效果评价 | 第51-52页 |
| ·现场应用效果评价 | 第52-55页 |
| ·水井吸水能力对比 | 第52页 |
| ·水井吸水厚度对比 | 第52-54页 |
| ·几点认识 | 第54-55页 |
| 结论 | 第55-56页 |
| 参考文献 | 第56-59页 |
| 致谢 | 第59-60页 |
| 详细摘要 | 第60-6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