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绪论:制度与结构关系问题提出的必要性与可能性 | 第7-21页 |
第一节 制度选择问题提出的背景 | 第7-9页 |
第二节 社会结构“维度”设定对制度研究的意义 | 第9-12页 |
第三节 理论与现实意义 | 第12-17页 |
第四节 研究的历史和现状 | 第17-21页 |
第一章 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理论 | 第21-75页 |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与理论研究范式 | 第21-31页 |
第二节 经济制度及其选择 | 第31-49页 |
第三节 结构理论及其维度 | 第49-75页 |
第二章 自由主义、新自由主义、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理论与社会结构. | 第75-111页 |
第一节 自由主义经济制度选择的结构维度 | 第75-83页 |
第二节 新自由主义经济制度选择的结构维度 | 第83-95页 |
第三节 新制度经济学制度理论与社会结构 | 第95-111页 |
第三章 全球化时代社会结构维度变化的特征及理论建构 | 第111-144页 |
第一节 全球化时代社会结构维度的变化特征 | 第111-123页 |
第二节 全球化时代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维度的分析 | 第123-144页 |
第四章 马克思制度结构理论与人的发展 | 第144-182页 |
第一节 马克思关于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的理论 | 第144-160页 |
第二节 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结构关系的本质 | 第160-182页 |
第五章 制度选择与结构关系的国别分析 | 第182-193页 |
第一节 俄罗斯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转型 | 第182-189页 |
第二节 拉美经济制度选择与结构维度 | 第189-193页 |
第六章 中国经济制度选择的结构维度分析 | 第193-219页 |
第一节 经济学与中国经济制度选择 | 第193-195页 |
第二节 中国社会结构的特征 | 第195-199页 |
第三节 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的矛盾及其改革 | 第199-203页 |
第四节 中国模式的特点 | 第203-209页 |
第五节 中国的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转型 | 第209-219页 |
第七章 经济制度选择与社会关系理论建构 | 第219-238页 |
第一节 经济制度选择的社会建构 | 第219-226页 |
第二节 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的关系 | 第226-230页 |
第三节 行动、制度、结构 | 第230-236页 |
第四节 制度化与结构的维度性 | 第236-238页 |
结论:经济制度与社会结构关系的动态化是社会发展的永恒话题 | 第238-246页 |
第一节 制度结构关系理论研究的历史定位 | 第238-240页 |
第二节 以制度与结构关系理论对新自由主义的批判 | 第240-244页 |
第三节 当今时代制度结构关系理论的难点 | 第244-246页 |
参考文献 | 第246-266页 |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 第266-267页 |
中文摘要 | 第267-271页 |
ABSTRACT | 第271-276页 |
后 记 | 第276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