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菜花粉的破壁方法及其多糖、黄酮提取纯化工艺研究
摘要 | 第1-7页 |
Abstract | 第7-8页 |
1 前言 | 第8-18页 |
·花粉及其破壁方法 | 第8-11页 |
·花粉概述 | 第8页 |
·花粉的营养成分 | 第8-9页 |
·花粉的形状、大小与结构 | 第9页 |
·花粉破壁方法的研究现状 | 第9-11页 |
·多糖类化合物 | 第11-12页 |
·多糖类化合物概述 | 第11页 |
·多糖的分类 | 第11页 |
·多糖化合物的提取与纯化方法 | 第11-12页 |
·花粉多糖研究现状 | 第12页 |
·黄酮类化合物 | 第12-16页 |
·黄酮类化合物概述 | 第12-13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结构与分类 | 第13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性状与溶解性 | 第13-14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提取方法 | 第14-15页 |
·黄酮类化合物的纯化方法 | 第15页 |
·花粉黄酮研究现状 | 第15-16页 |
·花粉产品的开发流通现状 | 第16-17页 |
·研究方法与目的 | 第17-18页 |
2 材料与方法 | 第18-28页 |
·材料 | 第18页 |
·主要仪器与试剂 | 第18页 |
·菌株 | 第18页 |
·培养基 | 第18页 |
·花粉的破壁方法 | 第18-21页 |
·破壁花粉形态及破壁率的计算 | 第18-20页 |
·破壁工艺流程 | 第20页 |
·破壁条件的研究 | 第20-21页 |
·花粉多糖的提取与纯化 | 第21-24页 |
·多糖含量的测定 | 第21-22页 |
·提取工艺流程图 | 第22页 |
·提取条件的研究 | 第22-23页 |
·抽提液中蛋白质的去除方法研究 | 第23页 |
·多糖的分级沉淀与组分分离 | 第23-24页 |
·花粉黄酮的提取与纯化 | 第24-26页 |
·超临界CO_2萃取技术分离多糖、黄酮 | 第26-28页 |
3 结果与分析 | 第28-44页 |
·花粉破壁条件的选择 | 第28-32页 |
·酶解时间的确定 | 第28页 |
·酶液混合比例的确定 | 第28-29页 |
·酶液pH的确定 | 第29页 |
·酶液中花粉浓度的确定 | 第29-30页 |
·超声波功率的确定 | 第30页 |
·超声波时间的确定 | 第30-31页 |
·破壁最佳条件的确定 | 第31页 |
·不同方法处理后破壁效果对比 | 第31-32页 |
·花粉多糖提取纯化条件的选择 | 第32-38页 |
·提取温度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2-33页 |
·提取时间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3页 |
·提取固液比对多糖得率的影响 | 第33-34页 |
·去蛋白方法的选择 | 第34页 |
·乙醇比例对多糖沉淀量的影响 | 第34-35页 |
·油菜花粉多糖提取最优条件的选择 | 第35-36页 |
·多糖的分级沉淀 | 第36页 |
·多糖组分粗略分析 | 第36-38页 |
·花粉黄酮提取纯化条件的选择 | 第38-42页 |
·提取温度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 第38页 |
·提取时间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 第38页 |
·固液比对黄酮得率的影响 | 第38-39页 |
·油菜花粉黄酮提取最优条件的选择 | 第39-40页 |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40-41页 |
·上样量的确定 | 第41-42页 |
·洗脱液浓度的确定 | 第42页 |
·洗脱曲线及洗脱体积的确定 | 第42页 |
·超临界CO_2萃取花粉中有效成分 | 第42-44页 |
4 小结与讨论 | 第44-46页 |
·小结 | 第44页 |
·讨论 | 第44-46页 |
·破壁花粉的成本预算 | 第44-45页 |
·油菜花粉多糖、黄酮的含量 | 第45页 |
·大孔树脂的筛选 | 第45页 |
·进一步的研究方向 | 第45-46页 |
参考文献 | 第46-49页 |
致谢 | 第49-50页 |
附录 | 第5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