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形条件对7475铝合金组织和超塑性性能的影响
| 摘要 | 第1-7页 |
| ABSTRACT | 第7-12页 |
| 第1章 绪论 | 第12-27页 |
| ·超高强铝合金的发展概况及应用 | 第12-14页 |
| ·超塑性概述 | 第14-17页 |
| ·超塑性的发展历史 | 第14-15页 |
| ·超塑性材料的力学性能 | 第15-16页 |
| ·超塑性成形的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 ·铝合金超塑性概述 | 第17-25页 |
| ·细晶铝合金的制备方法 | 第17-20页 |
| ·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机制 | 第20-24页 |
| ·铝合金超塑性研究发展方向 | 第24-25页 |
| ·7475 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机制研究现状 | 第25-26页 |
| ·论文研究的意义、目的和主要内容 | 第26-27页 |
| 第2章 实验方案 | 第27-31页 |
| ·实验材料 | 第27页 |
| ·工艺方案 | 第27-28页 |
| ·试样的制备和检测 | 第28-31页 |
| ·试样制备 | 第28-29页 |
| ·超塑性性能测试 | 第29页 |
| ·应变速率敏感系数m 值的测量 | 第29页 |
| ·金相组织分析 | 第29页 |
| ·XRD 分析 | 第29页 |
| ·DSC 分析 | 第29-30页 |
| ·SEM 分析 | 第30页 |
| ·TEM 分析 | 第30-31页 |
| 第3章 7475 铝合金的超塑性性能 | 第31-47页 |
| ·7475 铝合金的超塑性变形分析 | 第31-37页 |
| ·7475 铝合金的超塑性变形试样的宏观形貌 | 第31-32页 |
| ·7475 铝合金的流变应力分析 | 第32-37页 |
| ·7475 铝合金的超塑性性能 | 第37页 |
| ·变形温度对超塑性性能的影响 | 第37-41页 |
| ·变形温度对延伸率的影响 | 第37-38页 |
| ·变形温度对流变行为的影响 | 第38页 |
| ·变形温度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38-41页 |
| ·初始应变速率对超塑性性能的影响 | 第41-44页 |
| ·初始应变速率对延伸率的影响 | 第41-42页 |
| ·初始应变速率对流变应力的影响 | 第42-43页 |
| ·初始应变速率对显微组织的影响 | 第43-44页 |
| ·M 值分析 | 第44-45页 |
| ·本章小结 | 第45-47页 |
| 第4章 7475 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机制 | 第47-61页 |
| ·晶界滑移机制 | 第47-52页 |
| ·晶界滑移 | 第47-48页 |
| ·晶粒转动 | 第48-52页 |
| ·晶界滑移协调机制 | 第52-59页 |
| ·位错运动调节 | 第52-55页 |
| ·动态再结晶协调机制 | 第55-56页 |
| ·微量液相协调机制 | 第56-59页 |
| ·分析与讨论 | 第59-60页 |
| ·本章小结 | 第60-61页 |
| 第5章 7475 铝合金超塑性变形断裂机制 | 第61-70页 |
| ·空洞 | 第61-66页 |
| ·空洞的形核 | 第63-65页 |
| ·空洞的长大和连接 | 第65-66页 |
| ·断口形貌分析 | 第66-68页 |
| ·7475 超塑性变形断裂机制分析 | 第68-69页 |
| ·本章小结 | 第69-70页 |
| 结论 | 第70-71页 |
| 参考文献 | 第71-76页 |
|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第76-77页 |
| 致谢 | 第77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