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 | 第1-7页 |
第一章导论 | 第7-15页 |
·选题的目的、意义及研究方法 | 第7-8页 |
·选题的目的及意义 | 第7-8页 |
·本文的研究方法 | 第8页 |
·国内外研究现状 | 第8-12页 |
·国外关于新产业成长及产业培育理论研究文献综述 | 第8-9页 |
·国内关于产业培育理论研究阐述 | 第9-12页 |
·本文的写作思路 | 第12-15页 |
第二章 新兴产业及其他相关理论 | 第15-33页 |
·新兴产业 | 第15-23页 |
·新兴产业的定义和性质 | 第15-17页 |
·新兴产业发育与成长的基本方式 | 第17-21页 |
·新兴产业与其他产业 | 第21-23页 |
·关于新兴产业的一般理论 | 第23-33页 |
·产业生命周期理论 | 第23-24页 |
·熊彼特的创新理论 | 第24-25页 |
·罗斯托的经济成长阶段论及主导部门理论 | 第25-27页 |
·波特的竞争理论 | 第27-29页 |
·产业政策相关理论 | 第29-33页 |
第三章 新兴产业培育的影响因素与途径分析 | 第33-43页 |
·新兴产业形成与发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 第33-35页 |
·新兴产业的市场容量及其发展前景 | 第33-34页 |
·新兴产业的创新条件与环境 | 第34页 |
·新兴产业投入要素的供给状况 | 第34-35页 |
·有关新兴产业的政府政策 | 第35页 |
·新兴产业培育的途径分析 | 第35-43页 |
·新兴产业的扩大再生产过程 | 第35-36页 |
·新兴产业培育机制 | 第36-38页 |
·新兴产业培育的路径分析 | 第38-43页 |
第四章 新兴产业培育政策指标体系的建立与绩效评价研究 | 第43-53页 |
·新兴产业培育政策指标体系设计的思路及原则 | 第43-44页 |
·新兴产业培育政策指标体系的设计思路 | 第43页 |
·评价指标体系的设计原则 | 第43-44页 |
·新兴产业培育政策评价指标体系设计 | 第44-47页 |
·新兴产业培育政策标准的设立 | 第44-45页 |
·新兴产业培育政策指标的建立 | 第45-47页 |
·新兴产业培育政策评价方法设计 | 第47-53页 |
·运用格栅法和模糊Borda 数分析法测定指标的权重 | 第47-50页 |
·指标定值及赋值方法 | 第50-53页 |
第五章 吉林省新兴产业培育的实证分析——以能源工业为例 | 第53-75页 |
·吉林省产业培育历程的回顾及评价 | 第53-60页 |
·吉林省产业培育历程的回顾 | 第53-58页 |
·对吉林省产业培育政策的评价 | 第58-60页 |
·能源工业培育政策评价 | 第60-63页 |
·二级指标权重的获取 | 第61-62页 |
·三级指标权重的获取 | 第62-63页 |
·吉林省能源工业培育政策综合评价结果 | 第63页 |
·发展能源工业面临的问题 | 第63-65页 |
·储量不足,能源供应短缺 | 第63-64页 |
·省外能源调入渐增,安全隐患日渐增加 | 第64页 |
·能源利用水平低,节能潜力大 | 第64-65页 |
·能源粗犷利用,对生态环境的破坏影响不容忽视 | 第65页 |
·开发能源工业为新兴产业的优势 | 第65-68页 |
·需求空间大,有发展潜力 | 第65-67页 |
·我省发展能源工业的客观条件 | 第67-68页 |
·培育能源工业的基本思路 | 第68-69页 |
·将能源工业培育成吉林省新兴产业的对策建议 | 第69-75页 |
·技术方面 | 第70页 |
·融资战略 | 第70-71页 |
·人才培养方案 | 第71-72页 |
·招商方略 | 第72-75页 |
结论与展望 | 第75-77页 |
参考文献 | 第77-81页 |
摘要 | 第81-84页 |
ABSTRACT | 第84-88页 |
致谢 | 第88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