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政治伦理思想浅析
| 摘要 | 第1-4页 |
| Abstract | 第4-7页 |
| 第1章 引言 | 第7-9页 |
| ·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 第7页 |
| ·研究现状 | 第7-9页 |
| 第2章 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哲学基础—性善论 | 第9-13页 |
| ·性善论 | 第9-11页 |
| ·仁义与人性善之关联 | 第11-13页 |
| 第3章 孟子论政治伦理关系 | 第13-19页 |
| ·君臣关系 | 第15-17页 |
| ·君民关系 | 第17-18页 |
| ·等级关系 | 第18-19页 |
| 第4章 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核心 | 第19-21页 |
| ·仁义 | 第19-21页 |
| 第5章 孟子的政治伦理理念 | 第21-25页 |
| ·民本理念 | 第21-22页 |
| ·和谐理念 | 第22-25页 |
| 第6章 孟子政治伦理思想在实践中的运用 | 第25-35页 |
| ·仁政说 | 第25-32页 |
| ·“制民之产” | 第26-27页 |
| ·仁政王道 | 第27-29页 |
| ·尊贤使能 俊杰在位 | 第29-30页 |
| ·以民为本 | 第30-32页 |
| ·政治德性修养论 | 第32-35页 |
| 第7章 孟子政治伦理的理想目标 | 第35-38页 |
| ·安民 | 第35-36页 |
| ·富民 | 第36页 |
| ·教民 | 第36-37页 |
| ·理想世界 | 第37-38页 |
| 第8章 孟子政治伦理思想的现代启示 | 第38-42页 |
| ·民本理念对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 第38-39页 |
| ·孟子仁政论对当代以德治国的启示 | 第39-41页 |
| ·道德修养论对当今公民道德建设的启示 | 第41-42页 |
| 致谢 | 第42-43页 |
| 参考文献 | 第43-45页 |
|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 第45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