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刑法论文

国际人权公约与我国的死刑制度

摘要第1-6页
Abstract第6-9页
引言第9-10页
第1章 人权概念的提出第10-12页
第2章 死刑概述第12-18页
   ·死刑概念第12页
   ·死刑存置论第12-14页
     ·康德的死刑存置论第12-13页
     ·黑格尔的死刑存置论第13页
     ·加罗法洛的死刑存置论第13-14页
   ·死刑废除论第14-18页
     ·贝卡里亚的死刑废除论第15-16页
     ·边沁的死刑废除论第16页
     ·菲利的死刑废除论第16-18页
第3章 国际社会对死刑的控制第18-21页
   ·相关文件的规定第18-20页
     ·一般性国际文件中的死刑控制第18页
     ·专门性国际文件的死刑限制第18-19页
     ·区际人权公约的死刑控制第19-20页
   ·国际社会死刑控制的具体范示第20-21页
     ·明示绝对不适用的领域第20页
     ·严格限制可以实行的领域第20页
     ·利用豁免制度避免适用死刑第20页
     ·程序保障第20-21页
第4章 国际社会死刑控制的理论及实务第21-27页
   ·死刑控制的理论依据第21-22页
     ·基于对生命权的特殊保护第21-22页
     ·确立严格限制并逐步废除死刑的目标第22页
   ·死刑的司法控制第22-24页
     ·死刑适用的客观标准第22-23页
     ·死刑适用的对象限制第23-24页
     ·死刑适用的法律限制第24页
   ·死刑适用的程序限制第24-27页
     ·死刑适用的正当程序标准第24页
     ·死刑适用的证据标准第24-25页
     ·被判处死刑的人的权利标准第25-27页
第5章 国际人权公约对死刑态度的演变第27-29页
   ·从放任到限制第27-28页
   ·从限制到废除死刑第28-29页
第6章 我国死刑制度分析第29-37页
   ·死刑制度的发展第29页
   ·我国死刑制度存在的问题第29-31页
     ·辐射面过广,部分罪名缺乏等价性第29-30页
     ·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尚欠科学第30-31页
     ·死刑执行方式有待进一步文明化第31页
   ·对我国死刑制度进行改革的必要性第31-37页
     ·国际形象和国际交往的问题之一第32页
     ·国际条约及贯例接轨要求限制死刑第32-33页
     ·理论和实践要求废止死刑第33-37页
第7章 立足国际人权公约标准,严格限制我国死刑使用第37-41页
   ·死刑适用的国际标准与我国国内法的协调与衔接第37-38页
   ·我国死刑制度调整的举措第38-41页
     ·大幅度地减少挂死刑的罪名第38页
     ·加强刑罚结构的调整第38-39页
     ·扩大不适用死刑的对象第39页
     ·完善减刑制度、增设赦免制度第39页
     ·死刑的司法限制第39-41页
结论第41-42页
参考文献第42-43页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第43-44页
致谢第44-45页
研究生履历第45页

论文共45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江西省城市化差异及动力因素研究
下一篇:基于Gabor特征的二次分类法在人脸识别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