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2页 |
第1章 绪论 | 第12-18页 |
·研究背景 | 第12-14页 |
·国家公务员制度的产生与发展 | 第12-13页 |
·公务员激励机制引起重视的背景 | 第13-14页 |
·研究意义 | 第14-16页 |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研究内容 | 第16页 |
·研究方法 | 第16-17页 |
·总体框架 | 第17-18页 |
第2章 相关理论与文献研究综述 | 第18-30页 |
·公务员的概念及职业特征 | 第18-20页 |
·公务员的概念 | 第18-19页 |
·公务员的职业特征 | 第19-20页 |
·公务员激励研究的理论基础 | 第20-22页 |
·人性假设 | 第20页 |
·委托代理理论 | 第20-22页 |
·激励理论 | 第22-27页 |
·激励的含义 | 第22-23页 |
·激励的过程 | 第23-24页 |
·几种经典的激励理论 | 第24-27页 |
·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 第27-29页 |
·本章小结 | 第29-30页 |
第3章 国内外公务员激励制度及发展趋势 | 第30-40页 |
·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 | 第30-32页 |
·薪酬激励制度 | 第30页 |
·考核激励制度 | 第30-31页 |
·晋升激励制度 | 第31页 |
·竞争激励制度 | 第31-32页 |
·国外公务员激励制度 | 第32-36页 |
·绩效评估制度 | 第32-33页 |
·薪酬激励制度 | 第33-34页 |
·晋升激励制度 | 第34-36页 |
·公务员激励制度发展趋势 | 第36-38页 |
·国外公务员激励制度的启示 | 第38-40页 |
·绩效评估制度方面 | 第38页 |
·薪酬管理制度方面 | 第38-39页 |
·职务晋升制度方面 | 第39-40页 |
第4章 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 | 第40-46页 |
·片面强调精神激励,忽视物质激励 | 第40-42页 |
·缺乏竞争激励 | 第42页 |
·忽视内激励 | 第42-43页 |
·惩戒不足 | 第43-44页 |
·监督不力,不能有效遏制腐败 | 第44-45页 |
·激励缺乏灵活性 | 第45页 |
·本章小结 | 第45-46页 |
第5章 完善我国公务员激励制度的对策研究 | 第46-58页 |
·构建激励模型 | 第46-47页 |
·精神激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 | 第47-49页 |
·强化物质激励 | 第47-48页 |
·坚持科学人性观 | 第48-49页 |
·引入竞争机制 | 第49-51页 |
·推行目标管理 | 第51-53页 |
·目标设置理论 | 第51-52页 |
·目标管理 | 第52-53页 |
·加强惩戒制度,完善末位淘汰制 | 第53-55页 |
·加强监督 | 第55-57页 |
·组建高度权威性的独立化的监督机构 | 第55-57页 |
·形成公开、透明、便利的社会监督机制 | 第57页 |
·本章小结 | 第57-58页 |
第6章 案例分析 | 第58-64页 |
·案例背景 | 第58页 |
·激励经验评析 | 第58-60页 |
·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 第60-64页 |
·竞争激励问题及对策 | 第60-61页 |
·考核激励问题及对策 | 第61页 |
·激励的公平性问题及对策 | 第61-62页 |
·激励效率问题及对策 | 第62-64页 |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 第64-66页 |
·主要结论 | 第64-65页 |
·研究展望 | 第65-66页 |
参考文献 | 第66-69页 |
致谢 | 第69-70页 |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 第7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