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摘要 | 第1-5页 |
| ABSTRACT | 第5-8页 |
| 第一章 概述 | 第8-11页 |
| ·研究背景和意义 | 第8-9页 |
| ·项目提出的背景 | 第8页 |
| ·研究的意义 | 第8-9页 |
| ·研究内容和方法 | 第9-11页 |
| ·研究内容 | 第9页 |
| ·研究方法 | 第9-11页 |
| 第二章 国内外炼焦技术综述和内蒙古焦化业的发展历程 | 第11-15页 |
| ·国外主流炼焦技术及发展趋势 | 第11-13页 |
| ·德国的大容积焦炉 | 第11页 |
| ·日本SCOPE21炼焦技术 | 第11-12页 |
| ·俄罗斯和乌克兰的立式炉连续炼焦技术 | 第12页 |
| ·美国的无回收焦炉 | 第12-13页 |
| ·国内炼焦技术和动态 | 第13页 |
| ·内蒙古焦化的发展历程 | 第13-15页 |
| 第三章 炼焦生产工艺及大气污染物排放 | 第15-31页 |
| ·炼焦的基本生产工艺 | 第15-20页 |
| ·土焦生产工艺 | 第15-16页 |
| ·机械化炼焦工艺 | 第16-20页 |
| ·炼焦大气污染物的来源和特点 | 第20-22页 |
| ·废气来源 | 第20-21页 |
| ·废气特点 | 第21-22页 |
| ·炼焦大气污染物的排放 | 第22-28页 |
| ·土焦工艺大气污染物排放 | 第23页 |
| ·机械化炼焦工艺大气污染物排放 | 第23-28页 |
| ·内蒙古焦化行业大气污染排放水平 | 第28-31页 |
| ·炼焦大气污染物排放评价标准 | 第28页 |
| ·内蒙古焦化行业部分企业污染物监测结果及达标评价 | 第28页 |
| ·清洁生产水平评价 | 第28-31页 |
| 第四章 清洁生产工艺方案和可行性、环境性、经济性分析 | 第31-50页 |
| ·清洁生产 | 第31-35页 |
| ·清洁生产及主要内容 | 第31-32页 |
| ·清洁生产的目标 | 第32页 |
| ·清洁生产的特点 | 第32-33页 |
| ·实施清洁生产的途径 | 第33-34页 |
| ·内蒙古焦化业实施清洁生产的要求 | 第34-35页 |
| ·机焦与无回收炼焦的综合分析评价 | 第35-37页 |
| ·工艺技术比较 | 第35-36页 |
| ·经济指标的比较 | 第36页 |
| ·环境污染排放水平的比较 | 第36-37页 |
| ·捣固炼焦的清洁工艺综合分析 | 第37-40页 |
| ·不同煤种的使用试验 | 第38-39页 |
| ·煤料成本经济效益的比较 | 第39-40页 |
| ·其它清洁生产工艺 | 第40-50页 |
| ·装煤污染的控制 | 第40-42页 |
| ·推焦烟尘的控制 | 第42-43页 |
| ·熄焦烟尘的控制 | 第43-45页 |
| ·污染控制措施效果及投资 | 第45-48页 |
| ·其它清洁生产无/低费方案 | 第48-50页 |
|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 第50-54页 |
| ·结论 | 第50-52页 |
| ·内蒙古焦化产业的发展 | 第50页 |
| ·炼焦工艺的污染排放特点 | 第50页 |
| ·内蒙古焦化企业污染排放水平和达标情况 | 第50-51页 |
| ·土焦与机械化炼焦的污染排放比较 | 第51页 |
| ·传统机焦与无回收炼焦的工艺—环境综合评价 | 第51页 |
| ·捣固与顶装炼焦的经济性分析 | 第51页 |
| ·干、湿熄焦工艺的环境—经济比较 | 第51-52页 |
| ·清洁生产工艺方案 | 第52页 |
| ·建议 | 第52-54页 |
| ·政府应严格控制焦炭生产总量 | 第52页 |
| ·提高焦化排放污染物的监测水平 | 第52页 |
| ·对干法熄焦生产工艺进行跟踪和关注 | 第52-54页 |
| 参考文献 | 第54-57页 |
| 附录 | 第57-60页 |
| 致谢 | 第60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