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动车登记效力的三个基本问题研究
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引言 | 第8-9页 |
第一章 机动车善意取得制度的适用 | 第9-17页 |
第一节 采登记对抗的国家对机动车善意取得的规定 | 第9-10页 |
一、日本的相关立法规定 | 第9-10页 |
二、法国的相关立法规定 | 第10页 |
第二节 我国机动车善意取得制度的相关问题 | 第10-17页 |
一、学者的观点 | 第10-12页 |
二、机动车善意取得的构成要件 | 第12-14页 |
三、机动车善意取得的几种类型 | 第14-17页 |
第二章 机动车双重买卖问题研究 | 第17-30页 |
第一节 机动车双重买卖合同的效力分析及权利救济 | 第17-22页 |
一、双重买卖合同的效力 | 第17-20页 |
二、受损害人的权利救济 | 第20-22页 |
第二节 机动车双重买卖所有权的归属 | 第22-30页 |
一、两个买受人均未办理移转登记时所有权的归属 | 第22-23页 |
二、《物权法》第24 条规定的理解 | 第23-25页 |
三、出卖人为第一买受人办理了登记 | 第25-27页 |
四、出卖人为第二买受人办理了登记 | 第27-30页 |
第三章 机动车转让未过户肇事的赔偿责任主体 | 第30-40页 |
第一节 案件的典型特征及司法部门对此类案件的处理 | 第30-32页 |
一、基本案情及争议的焦点 | 第30-31页 |
二、法院的审理结果 | 第31-32页 |
第二节 国外确定机动车损害赔偿责任主体的标准 | 第32-34页 |
一、德国的理论通说 | 第33页 |
二、日本的理论通说 | 第33-34页 |
第三节 案件评析——机动车的买受人为赔偿责任主体 | 第34-40页 |
一、基本案情及法院的判决结果 | 第34-35页 |
二、买受人为赔偿责任主体的原因 | 第35-40页 |
结语 | 第40-41页 |
参考文献 | 第41-43页 |
致谢 | 第43-44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