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评价与对策研究
摘要 | 第1-6页 |
ABSTRACT | 第6-11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11-22页 |
·立题背景 | 第11-12页 |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研究进展 | 第12-19页 |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评估的研究进展 | 第12-14页 |
·国内外农业可持续发展模式研究 | 第14-17页 |
·区域协调度研究 | 第17-19页 |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前景展望 | 第19页 |
·本研究的基本思路 | 第19-22页 |
·选题的目的意义 | 第19-20页 |
·研究内容 | 第20页 |
·研究方法及研究思路 | 第20-22页 |
第二章 可持续农业的理论基础 | 第22-33页 |
·基本理论 | 第22-25页 |
·可持续农业的定义 | 第22-23页 |
·可持续农业的目标 | 第23-24页 |
·农业可持续发展基本原则 | 第24-25页 |
·农业可持续发展的理论依据 | 第25-27页 |
·人口承载力理论 | 第25-26页 |
·人地系统理论 | 第26页 |
·生态经济学理论 | 第26页 |
·农业系统理论 | 第26页 |
·农业控制理论 | 第26-27页 |
·可持续发展评估指标体系 | 第27-30页 |
·指标体系设计的目标和原则 | 第27-28页 |
·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设计 | 第28-30页 |
·可持续发展评价的主要方法 | 第30-33页 |
·环境经济学方法 | 第30-31页 |
·最低安全标准法 | 第31页 |
·社会经济学统计法-指标综合评级方法 | 第31-33页 |
第三章 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总体评估 | 第33-45页 |
·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主成分分析 | 第33-39页 |
·主成分分析法的基本原理 | 第33-34页 |
·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测算与分析 | 第34-39页 |
·农业系统内部协调分析 | 第39-45页 |
·农业系统协调模型的构建 | 第40-41页 |
·陕西省农业系统协调发展趋势分析 | 第41-45页 |
第四章 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分区评估 | 第45-52页 |
·不同地区农业可持续发展能力差异研究 | 第45-49页 |
·区域可持续发展能力的测算 | 第45-48页 |
·区域农业可持续发展聚类分析 | 第48-49页 |
·各地区协调度大小分析 | 第49-52页 |
·指标功效系数 | 第49页 |
·协调度及其大小分析 | 第49-52页 |
第五章 增进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 第52-59页 |
·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因子 | 第52-54页 |
·长时段限制因子 | 第52-53页 |
·中时段限制因子 | 第53-54页 |
·短时段限制因子 | 第54页 |
·增进陕西省农业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 第54-59页 |
·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 第54-55页 |
·发展教育事业,提高人口素质 | 第55-56页 |
·加大推动农业科技进步的力度 | 第56-57页 |
·提高节水效益,发展节水农业 | 第57页 |
·合理开发土地资源 | 第57页 |
·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 第57-59页 |
第六章 结论与讨论 | 第59-63页 |
·结论 | 第59-61页 |
·讨论 | 第61-63页 |
参考文献 | 第63-71页 |
致谢 | 第71-72页 |
作者简介 | 第72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