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化测量红斑颜色的研究
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6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6-10页 |
·数字化测量红斑颜色的意义 | 第6-7页 |
·红斑颜色的测量方法 | 第7-8页 |
·三刺激值色度计 | 第7页 |
·窄谱反射分光光度计 | 第7页 |
·扫描分光光度计 | 第7-8页 |
·数字化测量方法 | 第8页 |
·本文的研究内容及成果 | 第8-10页 |
第二章 皮肤的结构与颜色 | 第10-15页 |
·皮肤的结构 | 第10-11页 |
·表皮层 | 第10-11页 |
·真皮层 | 第11页 |
·皮下组织 | 第11页 |
·皮肤的颜色 | 第11-13页 |
·影响皮肤颜色测量的因素 | 第13-15页 |
·部位 | 第13页 |
·身体姿势 | 第13页 |
·血管舒缩 | 第13-14页 |
·温度 | 第14页 |
·皮肤局部使用外用制剂 | 第14页 |
·测量探头的压力 | 第14页 |
·减少测量误差的方法 | 第14-15页 |
第三章 常用的色彩空间的介绍和选择 | 第15-20页 |
·RGB 色彩空间 | 第15-16页 |
·CIE-XYZ 色彩空间 | 第16-17页 |
·CIE-LAB 色彩空间 | 第17页 |
·HSV 色彩空间 | 第17-19页 |
·色彩空间的选择 | 第19-20页 |
第四章 皮肤图像系统的设计及稳定性分析 | 第20-24页 |
·实验系统的介绍 | 第20-21页 |
·光源刻度盘的校准 | 第21-22页 |
·光源的稳定性分析 | 第22-23页 |
·相机焦距变化对试验结果影响的试验 | 第23-24页 |
第五章 基于HSV 色彩空间的红斑颜色测量新参量 | 第24-35页 |
·HSV 色彩空间坐标轴平移 | 第24-25页 |
·光照变化对肤色测量的影响 | 第25-27页 |
·皮肤表面曲度对肤色测量的影响 | 第27-28页 |
·新特征量的特性研究及应用实验 | 第28-30页 |
·HSV 色彩空间中皮肤特征的数学分析 | 第30-33页 |
·H 的稳定性分析 | 第32页 |
·(S+V)/2 的稳定性分析 | 第32页 |
·(S+V)/H 的稳定性分析 | 第32-33页 |
·病理分析 | 第33页 |
·实验结论 | 第33-35页 |
参考文献 | 第35-38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38-39页 |
致谢 | 第39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