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政治、法律论文--法律论文--中国法律论文--诉讼法论文--民事诉讼法论文

我国民事诉讼中的当事人陈述问题研究

摘要第1-4页
Abstract第4-8页
1 导论第8-16页
   ·问题与意义第8-10页
   ·研究概况第10-14页
     ·国外研究概况第10-12页
     ·国内研究概况第12-14页
   ·研究方法第14-16页
     ·实证分析法第14-15页
     ·比较分析法第15页
     ·历史分析法第15-16页
2 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的实践现状及反思第16-27页
   ·调研对象与调研方法第16-19页
     ·调研对象第16-17页
     ·调研方法第17-18页
     ·调研内容、目的第18-19页
   ·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的实践现状及问题第19-23页
     ·现状及问题一:当事人陈述独立证据种类的“边缘化”第19-21页
     ·现状及问题二:当事人陈述与“主张”、“诉讼请求”的混同第21-22页
     ·现状及问题三:当事人陈述定位不准、功能模糊第22-23页
   ·我国当事人陈述实践现状之反思第23-27页
     ·反思之一:从当事人陈述立法现状谈起第23-25页
     ·反思之二:以当事人陈述的发展历史为视角第25-27页
3 当事人陈述制度的比较分析第27-36页
   ·证据意义上的当事人陈述制度第28-31页
     ·大陆法系:当事人讯问(询问)制度第28-30页
     ·英美法系:当事人出庭作证制度第30-31页
   ·非证据意义上的当事人陈述制度第31-34页
     ·大陆法系之听取当事人陈述制度第31-33页
     ·英美法系之非证据意义上的“当事人陈述”第33-34页
   ·比较与借鉴:重视证据意义上的当事人陈述第34-36页
4 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重塑:以完善我国民诉证据立法为视角第36-45页
   ·重塑方向:引进当事人询问制度第36-38页
     ·我国当事人陈述制度功能之再认识第36-37页
     ·引进当事人询问制度的必要性与可行性第37-38页
   ·当事人陈述制度运行的基础性条件第38-42页
     ·推进“约束性”辩论原则的确立第39-40页
     ·加快民事诉讼模式的转型第40页
     ·当事人真实、具体化义务的确立第40-42页
   ·当事人询问制度的具体构建第42-45页
     ·当事人询问程序的启动第42-43页
     ·当事人询问的程序装置第43-45页
结语第45-46页
参考文献第46-48页
作者在读期间科研成果简介第48-50页
致谢第50页

论文共5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便携式全光纤激光无创血糖检测仪的研制
下一篇:医学超声成像系统的编码激励技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