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交通运输论文--公路运输论文--道路工程论文--路基、路面工程论文--路基工程论文

地震作用下西攀高速公路边(滑)坡工程稳定性分析

摘要第1-5页
ABSTRACT第5-10页
第1章 绪论第10-20页
   ·问题的提出第10-11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1-18页
     ·边坡地震反应分析理论和方法第12-13页
     ·边坡岩土体的动力特性、强度准则及参数测试第13-14页
     ·边坡地震动输入第14-15页
     ·边坡地震失稳机理与失稳位置第15-16页
     ·边坡地震稳定性评价指标第16-17页
     ·存在的问题和发展趋势第17-18页
   ·本文的主要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18-20页
第2章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原理第20-37页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分析说明第20-23页
     ·规范对于大中小震的说明第20-21页
     ·地震波的选取第21-22页
     ·场地土动力学参数确定第22-23页
   ·QUAKE/W软件分析原理第23-30页
     ·土体本构模型第23-24页
     ·动力边界条件第24-25页
     ·动力有限元计算原理第25-26页
     ·时域积分求解原理第26-27页
     ·动力分析的迭代收敛第27-28页
     ·等效线性分析流程第28-30页
   ·SLOPE/W软件分析原理第30-32页
     ·动力安全系数求解原理第30-31页
     ·永久位移求解原理第31-32页
   ·拟静力法分析原理第32-33页
   ·地震作用下边坡稳定性评价方法第33-37页
     ·最小平均安全系数法第33-34页
     ·时间长度上安全系数的平均值法第34-35页
     ·安全系数均值最小相应时间段法第35-36页
     ·动安全系数法第36页
     ·本文采用的方法第36-37页
第3章 西攀高速公路工程场地地震安全性评价第37-50页
   ·区域及近场区地震活动性第37-44页
     ·研究区空间的确定第37页
     ·地震区(带)划分第37-40页
     ·历史地震及其对各工程场地的影响第40-41页
     ·近场地震活动性第41-44页
   ·区域地质构造背景第44-46页
     ·区域大地构造环境第44-45页
     ·区域地壳构造与强震活动的关系第45页
     ·区域主要活动断裂第45-46页
   ·近场地震构造第46-47页
     ·近场主要活动断裂带第46-47页
     ·近场地震构造综合评价第47页
   ·工程场地地震稳定性评价第47-50页
     ·区域地震地质环境评价第47-48页
     ·工程场地稳定性评价第48-50页
第4章 各边(滑)坡工程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50-101页
   ·高烈度地震区边坡、滑坡工程统计第50-51页
   ·各工点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51-95页
     ·K29+960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51-55页
     ·K33+150-400德昌河东滑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55-65页
     ·K41+490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65-68页
     ·K47+500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68-71页
     ·K49+520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71-76页
     ·K63+800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76-80页
     ·K64+800关门桥高边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80-84页
     ·AK0+180-300永郎互通式滑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84-90页
     ·K108+642米易电力公司滑坡地震作用下稳定性分析第90-95页
   ·本章小结第95-101页
第5章 高边坡地震动加速度放大系数研究第101-112页
   ·国内外研究现状第101-103页
   ·加速度放大系数的研究第103-109页
     ·不同地震波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第103-107页
     ·不同烈度地震对加速度放大系数的影响第107-109页
   ·加速度放大系数对拟静力法的影响第109-110页
   ·本章小结第110-112页
结论与展望第112-114页
致谢第114-115页
参考文献第115-120页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参加的科研项目第120页

论文共120页,点击 下载论文
上一篇:室温球磨固相化学反应法制备超细稀土荧光粉及荧光性能的研究
下一篇:复杂地质条件下特大断面导流隧洞综合施工技术研究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