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 第1-5页 |
ABSTRACT | 第5-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12页 |
§1-1 研究背景 | 第8-9页 |
1-1-1 住宅平面设计概述 | 第8页 |
1-1-2 目前住宅平面设计中所面临的问题 | 第8-9页 |
§1-2 研究内容和意义 | 第9-10页 |
1-2-1 居住建筑中住宅平面设计的研究内容 | 第9页 |
1-2-2 住宅平面设计的重要性 | 第9-10页 |
§1-3 研究方法及框架 | 第10-12页 |
1-3-1 研究方法 | 第10页 |
1-3-2 对城市集合住宅平面设计的成果借鉴和研究框架 | 第10-12页 |
第二章 城市住宅平面设计的发展历程 | 第12-18页 |
§2-1 中国城市住宅形式的演进 | 第12-14页 |
2-1-1 现代居住形式的发展 | 第12-13页 |
2-1-2 中国传统居住平面特点及其时代性 | 第13-14页 |
§2-2 中国城市集合住宅的发展 | 第14-18页 |
2-2-1 城市的转型与近代住宅的出现 | 第14-15页 |
2-2-2 20 世纪中叶的城市集合住宅 | 第15-16页 |
2-2-3 住宅的小康之路——商品化进程 | 第16-18页 |
第三章 城市集合住宅平面设计与社会影响因素 | 第18-35页 |
§3-1 住宅平面设计与经济发展 | 第18-21页 |
3-1-1 经济发展对住宅设计的推动 | 第18-19页 |
3-1-2 住宅的居住标准 | 第19-21页 |
§3-2 住宅平面设计与家庭结构变化 | 第21-26页 |
3-2-1 我国家庭结构的现状与发展趋势 | 第21-22页 |
3-2-2 老龄化的居住模式 | 第22-25页 |
3-2-3 住宅平面与户型小型化趋势 | 第25-26页 |
§3-3 住宅平面设计与生活需求的转变 | 第26-35页 |
3-3-1 平面设计对居住舒适性的探讨和发展 | 第26页 |
3-3-2“以人为本”的生活需求 | 第26-27页 |
3-3-3 生理需求——无障碍设计在集合住宅中的应用 | 第27-28页 |
3-3-4 住宅平面与居住者的参与 | 第28-29页 |
3-3-5 住宅平面与室外活动空间的设置 | 第29-35页 |
第四章 住宅平面与空间的技术性关联 | 第35-55页 |
§4-1 现代住宅的平面设计与功能配置的分析 | 第35-45页 |
4-1-1 集合住宅的功能空间类型 | 第35-42页 |
4-1-2 住宅套型与其分类 | 第42-45页 |
§4-2 平面设计的技术性因素 | 第45-55页 |
4-2-1 住宅空间的可变性 | 第45-50页 |
4-2-2 平面交通布局与内部交通系统 | 第50-51页 |
4-2-3 管道的空间布置 | 第51页 |
4-2-4 住宅与光环境 | 第51-53页 |
4-2-5 居住与噪声 | 第53-55页 |
第五章 结论 | 第55-58页 |
§6-1 总结 | 第55页 |
§6-2 城市集合住宅平面设计的发展与展望 | 第55-58页 |
6-2-1 平面设计的个性化倾向 | 第56页 |
6-2-2 套型类型的多样化 | 第56页 |
6-2-3 开放的住宅设计思想 | 第56-58页 |
参考文献 | 第58-59页 |
图片索引 | 第59-62页 |
致谢 | 第62-63页 |
攻读学位期间所取得的相关科研成果 | 第63页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