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摘要 | 第1-3页 |
ABSTRACT | 第3-8页 |
第一章 绪论 | 第8-26页 |
·污水再生利用的发展趋势 | 第8-13页 |
·污水再生利用的必要性 | 第8-10页 |
·污水再生利用处理技术的发展 | 第10-12页 |
·国内外污水再生利用的水质标准 | 第12-13页 |
·再生水中的主要污染物及其危害 | 第13-18页 |
·固体污染物及其危害 | 第14-15页 |
·有机污染物及其危害 | 第15-16页 |
·微生物及其危害 | 第16-17页 |
·无机污染物及其危害 | 第17-18页 |
·污水再生利用的环境风险评价 | 第18-24页 |
·研究现状 | 第18-20页 |
·环境风险评价的基本概念 | 第20-21页 |
·环境风险评价的四部模式 | 第21-24页 |
·环境风险评价的商值法 | 第24页 |
·本论文的研究内容 | 第24-26页 |
第二章 水再生利用风险评价的四步法 | 第26-34页 |
·水再生利用风险评价四步法流程 | 第26-30页 |
·危害鉴定 | 第26-27页 |
·剂量-反应分析 | 第27-29页 |
·暴露评价 | 第29-30页 |
·风险评定 | 第30页 |
·致癌性污染物的风险分析 | 第30-32页 |
·化学物质致癌性的确定 | 第30-31页 |
·致癌强度系数的确定 | 第31页 |
·暴露剂量的确定 | 第31页 |
·风险计算 | 第31-32页 |
·非致癌性污染物的风险分析 | 第32-34页 |
·确定参考剂量 | 第32-33页 |
·风险计算方法 | 第33-34页 |
第三章 实验装置与研究方法 | 第34-41页 |
·工艺简介 | 第34-36页 |
·试验装置与流程 | 第34页 |
·主要设备及仪器 | 第34-35页 |
·原水水质 | 第35-36页 |
·检测指标的选取 | 第36-37页 |
·化学指标的检测分析方法 | 第37页 |
·病原微生物的检测方法 | 第37-39页 |
·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的检测方法 | 第37-38页 |
·细菌总数的检测方法 | 第38-39页 |
·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方法 | 第39-41页 |
·主要试剂和仪器 | 第39页 |
·水样前处理方法 | 第39页 |
·内分泌干扰物的定性检测条件 | 第39-40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定量检测条件 | 第40-41页 |
第四章 污水再生利用常规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分析 | 第41-69页 |
·数据分析处理方法 | 第41-43页 |
·对数正态分布的性质 | 第41页 |
·数据的非参数假设检验 | 第41-43页 |
·再生水安全保障率计算方法 | 第43页 |
·回用水水质标准 | 第43-49页 |
·常规污染物和病原微生物的风险分析 | 第49-67页 |
·浊度 | 第49-52页 |
·COD、TOC、BOD5 和UV_(254) | 第52-59页 |
·总氮(TN)和氨氮(N-NH_3) | 第59-63页 |
·细菌总数、大肠杆菌和粪大肠杆菌 | 第63-67页 |
·本章小结 | 第67-69页 |
第五章 内分泌干扰物的检测结果与风险分析 | 第69-86页 |
·内分泌干扰物的定性检测 | 第69-71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定量检测 | 第71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非参数假设检验 | 第71-73页 |
·对数正态分布的Q-Q 图检验 | 第71-72页 |
·对数正态分布的柯尔莫哥洛夫非参数假设检验 | 第72-73页 |
·邻苯二甲酸酯的风险评价 | 第73-84页 |
·评价参数的确定 | 第73-75页 |
·邻苯二甲酸二乙酯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第75-79页 |
·邻苯二甲酸二丁酯的人体健康风险评价 | 第79-84页 |
·本章小结 | 第84-86页 |
第六章 结论与建议 | 第86-88页 |
·结论 | 第86-87页 |
·展望 | 第87-88页 |
参考文献 | 第88-91页 |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 第91-92页 |
致谢 | 第92页 |